国产铁矿开发加速,“基石计划”取得实质进展我国首部钢铁行业 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信息动态图片新闻唐山钢铁业将引进 国外大型钢企参与兼并重组耐蚀性优良、强度更佳: 日本制铁开发高耐蚀性低碳奥氏体无缝钢管利用工业废热和可再生电力: 萨尔茨吉特成功完成氢电解槽试验“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超4000个通用与淡水河谷合作降成本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79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06

“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超4000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今年是“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的收官之年,“5G+工业互联网”将进入由起步探索向规模发展的新阶段。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飞机、船舶、汽车、电子、能源、采矿等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全国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工信部相关人士指出,将加强政策合力,不断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研究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的新举措,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不断完善多层次的创新示范体系,鼓励先行先试,为广大工业企业、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开展“5G+工业互联网”实践树立标杆样板。分行业分领域制定5G全连接工厂建设标准,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不断完善。

融合产业生态也将进一步壮大。上述人士说,将推动重点行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系列活动,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工业园区、县域经济下沉普及。组织编制5G全连接工厂名录、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总结推广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在业内人士看来,5G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是5G规模化应用的主阵地,需要进一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价值。

“‘5G+工业互联网’将从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赋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专家表示,“5G+工业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制造的赋能,将使得装备、产线、车间、工厂发生巨大变革。企业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和智能升级,不仅能解决一线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高升的问题,更是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5G+工业互联网”为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工具箱。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每个门类都有各自的特征,“5G+工业互联网”需要进一步为各行各业打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促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离不开多方在技术、标准、应用、产业、人才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5G在工业领域应用走深向实,全面推进5G全连接工厂需要产业各方携手共创。”业内人士指出,下一步需共同推动应用融合,促进远程现场、机器视觉等应用场景全面融入关键生产环节;共同推动标准建设,强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健全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标准体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推动确定性网络、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