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特航研,在“小”与“大”的谐振中破浪远航华宝基金着力构建指数产品矩阵基层动态学思践悟,凝心铸魂锤炼过硬本领正视短板与弱项全力确保“双过半”“百日计划”按节点完成宝武清能助推韶关市开启“氢”模式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83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8

宝特航研,在“小”与“大”的谐振中破浪远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编者按

为共同做好区域新闻宣传报道工作,3月底,宝武融媒体中心马钢站、重庆站精心策划,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联合采访组,到位于重庆市的马钢(重庆)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欧冶链金西部公司、宝特航研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访。将笔尖放在基层,把镜头对准职工。报道聚焦一线,生动反映了宝武人快干会干、奋勇“冬练”的昂扬状态,以及协作协同、“同一个宝武”的深厚情怀!

■曹 静

春日的重庆,两江奔流,绿意勃发。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的宝武特冶航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特航研)厂房内,员工正忙而有序地生产各类高性能特钢产品。

“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在航天、航空、兵工及新能源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宝特航研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晓彤不无自豪地介绍,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关键核心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天宫”系列目标飞行器,以及环保等领域。

近年来,宝特航研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聚焦主业、深耕专业,以大胸怀、大视野、大担当,专注“小”材料、“小”产业,取得了大突破、释放出大能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跻身国家尖端材料研究制造行列,在“小”与“大”的谐振中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小巨人”展现大担当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宝特航研副总经理李荣之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以往,我国某航空用材完全依赖进口,每吨价格高达600多万元,而且供应量还要“看人脸色”。宝特航研奋力攻坚,成功研发制造出该类产品,不仅价格“腰斩”一半以上,且供应量不再受制于人。

60多年来,一代代宝特航研人始终胸怀产业报国、钢铁强国之志。从隶属重庆市冶金局,到进入重钢集团,再到由宝武特冶托管;从事业制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开发型企业……历经多次改革变迁,宝特航研人改制不改志,潜心特种冶金先进材料研发,奋力破解“卡脖子”难题,致力成为使命类产品、关键性材料保供“急先锋”。

由宝武特冶托管以来,宝特航研认真贯彻落实宝武新材料产业规划及宝武特冶特种冶金材料产业布局,以成为“高端装备特种关键材料卓越企业”为愿景,着力打造我国核心战略材料研制基地和高端装备关键材料集成供应商。目前,公司已成功实现了航空发动机用燃油管、核电包壳管、超高强韧性防护钢板、航空领域用低膨胀合金板材及焊丝的国产化替代,保障了国家重大装备对关键核心材料的需

求,增强了国家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公司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航材事业部、板材事业部获得“重庆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小团队焕发大能量

每周四下午4点半,宝特航研“杨军和航空材料创新工作室”座无虚席,技术、操作人员汇聚一堂,围绕攻关课题、生产难题、现场问题,放飞思维的翅膀、迸发智慧的火花。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宝特航研航材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军和表示,公司积极引导激励全员创新,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向往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价值导向和良好氛围。

在宝特航研,有一组关于创新的数据尤为引人注目。目前共有在册职工1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9人,5人拥有正高级职称;近年来,该公司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80余项,人均获专利约1.5项;每年研发投入1500万元左右,人均研发费用12万元;制定《职工成才激励管理办法》,每年对在学术、技能、自学成才等方面取得成绩的职工给予相应奖励,仅2022年就有32人次获得成才表彰……

人人思进、处处创新,催生强大的研发制造强劲动能。近年来,该公司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重庆市的表彰奖励,开发新产品10多个,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重庆市重大新产品”4个。去年,成功开发两个使命类产品,钛合金产品也实现零的突破、完成试供货。

小材料干成大事业

冷轧、冷拔、去酯、热处理、切割、检测……宝特航研航材事业部厂房内,员工一丝不苟精心操作,就连搬运也轻拿轻放、小心谨慎,仿佛在制作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高端装备用材大多具备小批量、多规格的特点。生产组织、质量控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李荣之表示,公司对原料、生产、检测、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且在产品出厂前、用户使用前还要进行两次百分百的超声波探伤检测,“我们把每一件产品都当作‘皇冠上的钻石’一样精心雕琢。”高科技、高质量,带来的是高价值、高收益。他指着一根一米多长、二三厘米见方的高温合金矩型管说:“别看它不起眼,一根价值1万多元呢!”

近年来,该公司担当宝武中央研究院西南新材料研发中心、重庆市高性能钢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职责使命,聚焦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端装备行业需求,坚持“创新+能力+规模+效益”四轮驱动,在产品研发、生产及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和过硬实力。近年来保持高质量高速增长,2018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2020年迈上2亿元平台,今年目标直指跨越3亿元台阶;2019年以来每年利润总额均超1000万元。积极开展“三降两增”,加强“冬练”,在大行情不利的条件下,去年依然实现盈利1627万元。

荡开层云千叠,乘风破浪万里。如今的宝特航研,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科研实力显著增强,装备能力持续升级,生产经营蒸蒸日上,改革转型蹄疾步稳。“我们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棋盘’里,在宝武的大战略中,以大事业敢做、大责任敢当的勇气和魄力,找准小切口、落好‘小’棋子,努力实现‘十四五’末营收迈上5亿元台阶的‘小目标’。”面对未来,宝特航研将继续在“小”与“大”的谐振中,拓展发展航道、谱写奋进乐章。

沙凌云陈卫城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