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记者 申文丽
草木葱茏,绿意蓬勃,又是一个美好的初夏。每当此时,总有一种情怀萦绕心头,这是无比深沉的关怀,更是奋力前行的动力。
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内两次考察调研太钢集团,像一盏明灯,给太钢在新形势新征程中指明了前行方向,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倍感温暖。6年来,太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答卷意识,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中找智慧、找方法、找答案。
奋勇争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更加出彩是太钢人的使命。如今的太钢,高质量发展脉搏强劲跳动,处处呈现可喜的新变化,无一不在证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和殷切希望,在太钢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不断跟进落实,持续推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蕴含着对太钢改革发展的深邃思考,指引我们砥砺前行。学思践悟的热潮在钢城掀起,太钢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推动学习常态化,做到常学常新、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创新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国企党建的重要论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贯结合起来,及时跟进学、集中研讨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大家越学越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涌上心头,越学越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压在肩上,越学越有一种坚定的方向感指引前进。
推动贯彻长效化,做到解决问题、取得实效。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指导公司决策部署,将公司重点工作任务推进、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与贯彻落实相结合,开展“回头看”,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最新重要论述进行再梳理,从中找工作思路和举措,推动具体任务落地生根、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推动重点问题有效解决,以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实绩检验衡量学习贯彻成效。
推动落实闭环化,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大必报事项,进一步完善日常督办、审计监督、政治巡察相结合的贯彻落实闭环监督体系,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坚决杜绝贯彻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和花拳绣腿,坚持用“绣花功夫”抓好抓实、一贯到底,确保贯彻落实到位见效,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扎扎实实的贯彻落实成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厚爱。
持续全面对标找差,深度聚焦“成本、效率、活力”,着力培育公司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市场下行,正是企业“冬练三九”、强身健体、深挖内潜的好时机。
太钢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把“三降两增”专项工作作为渡过难关的重要抓手,将措施项目化、工作任务化,以“降成本、提效率、激活力”为目标成立增产降本、经济炉料降本、节能减碳降本、差异化精品增效和钢铁专业化整合增效五个专项工作推进小组,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要做好降本增效,首先要找准“病灶”。太钢高位推动对标工作,坚决摒弃“指标到顶、潜力挖尽”思想,由公司领导带队走访调研行业优秀企业,分解细化指标,精准寻找自身不足,真正将对标找差的过程变成优化生产工艺、推动质量提升、降低生产成本的过程。建立经营改善成果与绩效紧密关联机制,通过强化绩效导向层层传递市场压力,做好及时、精准激励,引导各子分公司、厂和单位不仅要“算着干”,还要摒弃自己的“小算盘”,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算总账”,切实化经营压力为增效动力,转外在要求为内在需求。
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全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提升采产销各环节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坚持以效益和效率为前提组织生产、配置资源,全面提升合同、生产、质量、交货、服务等各环节的运行效率,实现公司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大力提升资产效率,重点围绕“品种、质量、差异化”对产线进行系统审视、调整优化、填平补齐,提高各产线生产效率。
紧紧把握公司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持续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管理变革,提升公司管理治理能效,实现系统价值最大化。深入推进设备管理变革,试点推进主重作业线“操维一体化”变革,探索实施总包等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皮带机、天车等辅助作业线“操检维调一体化”。
持续深化不锈钢“一总部多基地”管控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运作、高效运营。强化总部一体化管理、基地一贯管理,形成总部“主建”、基地“主战”的运营模式。深入推进“经营、运行、营销、采购、研发”五大中心建设,优化完善“一总部多基地”矩阵式管控架构。
聚焦“效率、能力、活力”,持续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开展定岗定编规范设计、专业能力评估提升、绩效分配对标重塑三项专项行动,以市场化机制强化人力资源要素分配,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激活组织人员更大活力。
坚持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聚焦“精品”思维战略,在支撑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太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希望太钢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的殷切嘱托,瞄准使命类、“卡脖子”类产品和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2020年以来,太钢首发首创产品逐年快速增长,新产品年度开发量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吨,2022年超过133万吨。高效集聚整合宝武范围内不锈钢研发资源,成立宝武中央研究院太钢技术中心和不锈钢研发中心,不断加强与各基地的协同创新,推动了研发效率和产出进一步提升,一大批高端精品钢材产品持续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项目需求。与科研院所及重点用户深化“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了高端碳纤维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掌控,形成了三大系列13个牌号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体系,覆盖了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领域主要品种,进一步拓宽了太钢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同时聚焦未来碳纤维发展方向和工程化迭代,加紧攻克新一代“高强、高模、高延伸”碳纤维制备技术,全力抢占全球高端碳纤维技术制高点,坚定不移向着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目标迈进。
另一方面,太钢立足“高科技”企业定位,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要强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把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让他们既有科技创新的成就感,又有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的获得感”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优化科研人员发展通道,配套科研人员岗位成长积分制,建立优化科研人员晋升机制和薪酬模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即时激励、精准激励力度,不断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来激发全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和活力,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太钢不锈限制性股票激励。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钢科碳材料公司成功引入战投,实施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业务骨干股权激励,实现“财务资本、产业资本、技术资本”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体现技术要素特点的灵活分配方式,大力开展岗位分红和项目分红。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公司试点建立技术研发人员科技利润分享机制、重大项目团队“揭榜挂帅”机制等,深层释放企业科技创新强大动能。
聚焦联合整合融合,持续推动太钢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不锈钢企业
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
自2020年12月23日,太钢集团完成了51%股权工商变更登记,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宝武,太钢正式成为宝武大家庭的一员,太钢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在宝武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力推动下,太钢加速奔跑、奋勇争先,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企业发展,钢铁挂帅’,要由‘老大’变‘强大’”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深化整合融合、全面对标找差,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奋勇承担起宝武乃至中国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全新历史使命。
作为宝武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专业化平台公司,目前,太钢已初步形成“太原总部+四沿海基地”的不锈钢产业布局,并持续优化完善“一总部多基地”管控模式,两年来实现协同效益36.5亿元。加快开疆拓土步伐、提高不锈钢规模和产业链竞争力,积极落实不锈钢规模“三年翻两番”重大要求,全力推进不锈钢全产业链建设,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上游资源领域,稳步实施铁精矿粉“产能倍增”计划,加快布局全球镍铬资源项目;在中游制造领域,高效推进钢铁制造项目,按照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有序推进不锈钢产业规划落地项目。太原基地高磁感取向硅钢项目全线贯通,成为国内第三家具备该类产品批量生产能力的厂家,山西省和太原市重点工程--太钢4300mm中厚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主轧线投产,德盛基地新产线炼铁炼钢工序达产,宁波宝新6万吨光亮板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太钢已具备千万吨级不锈钢生产能力。在下游应用领域,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山西省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职责,在招商引资及特钢材料本地消纳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与链上企业合作推进建筑用不锈钢开发与应用推广,全球首发运煤专用敞车用高强耐蚀不锈钢复合材料,国内首发高速公路护栏用经济型不锈钢,在打造高质量特钢材料产业链与生态圈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力打造环保示范、能效标杆,争做低碳转型引领者
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太钢绿色发展的形象,深入人心。
从打造卓越环保升级版,到率先实现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太钢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追求,矢志不移。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以“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为目标,厚植“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绿色文化,构建全员环保责任体系,强化专业环保管理,环境管控水平有效提升。持续深入推进“三治四化”,常态化运行全流程超低排放系统,推行清洁运输,2020年太钢不锈成为全国首批全流程超低排放A级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8年下降71.8%,单位工业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好于太原市六城区工业企业平均水平,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充分认可的好公民、好伙伴、好邻居。在常态化保持超低排放A级绩效的基础上,太原基地又在全国钢铁行业内率先完成了焦化、烧结工序“超超低”排放改造,环保绩效由优秀向卓越迈进。2022年,太钢不锈、岚县矿业、太钢鑫磊继续保持A级绩效企业,代县矿业、耐材公司新获评A级绩效企业。太钢集团“水系统生态化双循环管理”获2022年世界不锈钢协会可持续发展奖金奖,太钢不锈在山西省第一批节水型企业名单中获评唯一节水标杆企业,宝钢德盛固废综合利用率、不出厂率达100%。全面启动并实质性推进“双碳”工作,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体系,完成五大类不锈钢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发布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不锈钢低碳冶金技术路线图、三大类冷轧板环境产品EPD声明,开展温室气体浓度实时在线试点监测等等。大力优化用能结构,加大绿电采购比例,以大幅领先优势位列2022年中国企业绿电交易买方五强首位,推进光伏厂区、光伏矿山建设,已具备自有光伏年发电500万kwh的能力。2022年,钢铁板块吨钢CO2排放量下降3.5%,积极拓展低碳钢铁产品应用,全力助力城市和社会碳中和。
大力推进数字转型,以智慧制造驱动引领发展
从繁星点点走向艳阳一片,这一美好的愿景,寄予了太钢人加快推进智慧制造建设的美好期望。正如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所说的,“推进智慧制造是中国宝武全集团的整体战略,不是点状的。我们提出,要从繁星点点变成艳阳一片,不能闪光点很多,没形成一片光。智慧之光必须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基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岗位。”
太钢积极对接宝武智慧制造2.0升级版,形成了智慧制造三年行动方案,明晰智慧制造发展路径。太钢以数智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四个一律”“智慧矿山”“三跨融合”为重点,围绕矿石采掘、钢铁制造全流程,全面加速智慧化建设进程,加快补齐“四个一律”短板,推进完成太钢不锈“1+6”智慧化集控项目、岚县矿业“智慧矿山”、太钢集团信息化升级改造(一期)等重点项目。目前,太钢85%的主流程工序完成了智慧化集控,95%以上的业务系统实现上云上平台,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投运工业机器人213台。大力推进“三跨融合”,完成宝武范围内专业服务平台全覆盖,实现与部分战略客户的信息互通及不锈钢产品数字交付,支撑“一总部多基地”平台化运行的12套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提升了管理效率。在现有智能车间基础上,开展智能冷轧“工业大脑”示范探索实践,推动生产由依赖经验向智慧驱动转变。目前,太钢正积极开展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应用,逐步实现以数据为核心支撑业务发展、支撑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形成跨产业、多基地、集约化协同制造新模式,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昨天”的智慧制造1.0、“今天”的2.0、“明天”的3.0、4.0,智慧制造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太钢人还将不断学习、不断追赶、不断向前,用科学的方法、数字的方式,把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不断迭代。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太钢干部职工奋斗的脚步铿锵,阔步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图片由太钢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