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畅,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武钢有限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真没想到攻克‘卡脖子’技术,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最高强度、最高精度磁轭钢的是一位颜值高、学历高的年轻女性。”7月28日晚,在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一位观众现场听完“英雄城市新征程”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青山区专场报告会后感慨。这位“颜值高、学历高的年轻女性”,正是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武钢有限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宋畅,一位“85后”的“钢铁玫瑰”。7月28日晚,宋畅在青山区专场报告会上讲述了她为750MPa级磁轭钢勇攀高峰的故事。
2011年,20岁出头的宋畅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进入武钢研究院。2012年,入职研究院不到一年的她接到了为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研发750MPa级磁轭钢的任务。接到任务时,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她只有一个信念:用于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水电站的磁轭钢国产化刻不容缓,和国外顶尖公司的PK绝不能退缩,必须争分夺秒地快干!百万级水电站对磁轭钢的品质要求屈服强度750MPa级,不平度1‰,研发难度前所未有。当时全球最好水平仅为屈服强度700MPa级,不平度2‰。宋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同时,结合从前辈那里获得的武钢20多年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提出并采取了一个全新的研发思路。这个创新,为750MPa级磁轭钢的研制成功打开了大门。
研发过程中,不管是寒风凛冽的冬天,还是炎热潮湿的夏季,宋畅经常需要深更半夜从被窝里爬起来,跟着星星月亮到各个厂跟踪。她说,即便如此,这也还算一个聪明的办法。因为从前有很多次,她从所里下白班后直接去厂里,以为一到转炉跟前刚好就赶上她要的那一炉钢,可炼钢师傅告诉她,由于不同的规格、批次和炉况,还请她“稍安勿躁”。这一“稍安”往往就是一宿,等到炼她要的那一炉钢,可能天已大亮,这意味着“白加黑”“黑加白”连轴转的时间至少超过32小时。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在中试一轮轮的试验,在现场一张张钢板的跟踪,在实验室一次次的分析研究,宋畅带领团队攻克三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750MPa级高强度高精度磁轭钢,钢种被评为全球首发产品。
“我们以优异的实物质量击败了国外竞争对手,在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中供货比例达到80%。”从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宋畅成功让全球单机容量最高的发电机里,旋转着自己研发的磁轭钢。如今,宋畅正向着更高级别的1000MPa的磁轭钢进发。她说,作为一名“钢铁青年”,她将继续和年轻一代一起坚持创新研发,攻克技术难题,以科技助力现代化青山绿水红钢城建设,为铸造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