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展演、录节目、在山野里参加音乐露营……对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海嘎小学的学生们来说,这个夏天有点特别。
海嘎小学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的山村小学,从大山深处到舞台中央,学生们组成的“海嘎少年”摇滚乐队被网民称为“大山深处最纯粹的童声”,在网络上持续走红。海嘎小学也从一所地处偏远、教育资源匮乏的山区小学,成为一个搭载孩子们音乐梦想的“家”。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顾亚的默默奉献和努力。
8月21日是海嘎小学开学的日子,孩子们围在新改造的学校录音棚里,有的敲架子鼓,有的弹吉他,排练进行得热火朝天。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自信和快乐的光芒,这和顾亚刚到这所学校任教时完全不同。
曾经,由于山高路远,留不住教师,海嘎小学面临撤并的窘境。2016年,顾亚通过招考来到这里任职,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他第一次来到海嘎小学时,所见皆是萧条之景。“那会儿只有14名学生,在一间狭窄的教室里面,很多孩子腼腆、自卑,他们眼神闪躲,走路不敢看人,课余时间也很枯燥。”孩子们的样子让同样来自农村的顾亚感同身受,他极力想改变这一切,奈何没有途径。
从六盘水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的顾亚,曾是一支乐队的贝斯手和吉他手,闲暇之余,他会用心爱的吉他弹上一曲。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无意的举动,改变了海嘎小学的这群孩子。
“当时才弹了一小段,就发现寝室门口挤满了学生,他们眼中的那份好奇与渴望,让我至今记忆深刻。那一刻,只有一个念头--教孩子们学习乐器、成立乐队。”顾亚回忆说。
于是,顾亚便带着一群从来不知乐器为何物的孩子开始玩起了音乐。他在学校开设各类乐器社团,负责学校的乐器“第二课堂”教学,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募捐乐器……靠着借来的设备,海嘎小学第一支乐队成立了。
从那时起,海嘎小学传出的不再只有琅琅的读书声,还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声。
“年轻时和朋友们组乐队是我个人的音乐梦想,而如今带领孩子们组乐队,则是孩子们延续了我的音乐梦想。”组建第一支乐队时,除了上课时间,顾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带他们去排练。
顾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教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尤克里里,三至六年级学生学习吉他、电贝斯、架子鼓、手鼓。他还从中挑选学生组建乐队,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欢乐,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热烈的节奏点燃了寂静的大山,音乐的种子破土而出,在孩子们的心里开出一朵朵梦想的花。
慢慢地,孩子们从低着头到把头抬起来,从很小声地说话甚至不敢讲话,到大胆地拿起话筒,站在舞台上大声演唱,孩子们慢慢开始改变了。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井然有序,午后自觉拿起乐器,在操场上、教室里、大树下,三五成群地练习。
通过网络,顾亚记录着正在通过音乐慢慢发生变化的孩子们,不承想一下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所“屋脊上的小学”,也为这里的孩子们献爱心--电吉他、木吉他、架子鼓、电贝斯、尤克里里、手鼓等。
乐器种类丰富后,孩子们的兴趣更足了,不到两个月就能跟得上节奏、认得乐谱,还能自弹自唱简单的儿歌。在音乐的世界里,孩子们胆小怕生、不自信的样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阳光自信的小小少年,这让顾亚异常欣慰。
在顾亚的努力下,孩子们也开始走出海嘎村,参加各种音乐节、展演,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他们打开。同时,他们的才华和故事被更多人看到,不少网友将海嘎小学的故事称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痛仰乐队、新裤子乐队等国内著名摇滚乐队相继来到海嘎,为孩子们举办演唱会,上百万网友在线观看。
2023年,海嘎少年乐队登上央视总台2023网络春晚,一首少年版《倔强》惊艳众人。舞台上,孩子们身着白色卫衣和蓝色牛仔裤,抄起贝斯,打起架子鼓,支起麦克风,用欢快的节奏、纯净的童声,唱出青春的模样。
在顾亚看来,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技巧和知识,更是通过音乐传递情感和激发学生们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让
学生们在音乐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力量。“他们从一开始只是干巴巴地站在舞台上,到如今能放开自我地表演、演唱,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和学习后才有了海嘎独特的台风,背后蕴藏的是翻山越岭的勇气与努力。”顾亚说。
而在这种快乐的心境下,孩子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开始变得积极向上起来。顾亚发现,在见到了大山以外更广阔的天地后,他们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自信,“那份自信远比演出本身更重要”。借助音乐的桥梁,他们收获了许多陌生人的善意与掌声,也因此变得不再胆怯。
2020年,海嘎小学成为一所完小,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孩子们的教育环境得到保障。孩子们吃上了营养餐,他们还能通过“云课堂”和城里的学生同上优质课。
海嘎小学每年都有一支乐队毕业、离开,他们从这里带走的除了音乐和梦想,还有他们澎湃在血液里的自信和乐观。“音乐像一颗星星照亮了我的心,而今天,这星光又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始闪烁。他们改变了我,也改变了他们自己。”顾亚说。
(素材:中国教育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