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二代矿工的矿山情水粉画 诗情画意皖南行与喜鹊为邻春意盎然临江仙·故乡之美篆刻  一片风荷只为共享而开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91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2-23

恰同学少年

莫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同学间的友情是纯真的,彼此互相了解,共同解难度困。尤其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对友情打心眼里珍惜,即使30年、50年过去了,回忆同窗情谊仍喜上心头。

小学四年级,我和史同学成了朋友。有天,他邀我去他家玩,去他家要过河,河没桥,只有圆木盆,河两岸有牵绳。我们俩坐木盆,双手扯绳渡过去,说说笑笑,还在河中间摘到鲜嫩的菱角,吃得有滋有味。吃过晚饭,我俩同他爷爷睡在一张床上,听他爷爷说着民间传奇。我俩睡着了,爷爷还在津津乐道地说着。

1961年,物资匮乏,人们过着饥馑的日子,他突然来到粮站找我。看到他疲惫的样子,我立马带他到铁厂食堂就餐,一顿吃了二斤大米饭。但我并不心痛,我虽是普通员工,但我每月有28斤口粮。他临走时,我托人在豆腐店里给他买了五斤豆腐渣。他感激得不得了,连连说“真不愧为老同学”。当年4月,我从军去了军校,转战南北又回到钢城,结婚生子,忙于工作。一晃50年过去了,有天老伴去南方旅游,我闲来无事,决意去找找史同学。顶着春寒,冒着蒙蒙雨丝,七拐八弯,好不容易找到。一进门,史同学就认出我,身不由己地扑过来,相拥相抱,老泪纵横,“50年啊!亏你还记得我这乡下的小学同学。”

中学时有一位“学霸”沈同学,考取了上海交大,后来成为上海某大学的领导。每次同学会,他逢召必到。2005年,他从别的同学打听到我去上海女儿家,夫妻俩特邀我聚餐。这期间,沈同学常带我参观上海没有去过的景点。

中学时代有一位女同学是我同桌,我们相识两年不争不吵,她不懂的题目总是凑过来同我磋商。她知我家在农村水乡,常常忍饥挨饿,从家里带锅巴、馒头悄悄塞进我的书包里。傍晚回家的路上我想过无数次,这个情什么时候才能还。初中毕业,家境无法支撑我升造,我决意工作谋生。同桌则考取了中专,从此各奔前程。那年我从部队回来,听说她结婚生子了,再也不想打扰她平静的生活。不幸的是,这位女同学突然病故,那天大雪纷飞,我听闻噩耗后顾不了寒冷,匆匆赶到殡仪馆送她一程。回来的路上,我深感愧疚,欠她的情一直没能报答。

浮生若梦,每每忆起,仿佛又回到了青葱无猜的少年时代。虽年逾花甲,恰同学少年,欢声笑语依旧单纯、明净、水晶一般散射着生命的光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