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问题,“减税降费”等措施刺激国内投资需求的效用正在降低。因此,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着力促进投资和消费,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规模设备更新对钢材消费的影响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首批聚焦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6类产品设备。
锅炉:到2025年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下工业燃煤锅炉基本全部淘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级及以下的燃煤火电机组淘汰5000万千瓦,按照每蒸吨锅炉消耗6.3吨钢材计算,锅炉更新改造带动钢材年新增消费量约20-30万吨,主要钢材品种包括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锅炉用无缝钢管等。未来随着高参数高效锅炉、天然气锅炉、电热锅炉等绿色低碳锅炉推广应用,具备更加优异的高温强度、抗高温氧化特性以及耐高压、抗腐蚀的高性能钢材需求量进一步增长。
电机:电动机主要消费无取向硅钢,同时也消费少部分棒材、板材,其中高效节能电机将对高牌号、高磁感无取向硅钢的消费需求提升。未来电机产量有望恢复增长,按照电机每千瓦8千克硅钢综合单耗估算,预计每年带动高牌号、高磁感无取向硅钢消费量增长约50万吨,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消费将有所减少。
电力变压器:据测算,2021-2025年需更新变压器容量11亿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的铁心材料主要选取冷轧取向硅钢带,综合考虑年需更新变压器容量、取向硅钢在铁心材料中使用比例等因素,按照变压器单位耗钢量9.5吨/万千伏安测算,预计年变压器设备更新带来的取向硅钢需求量约为25万吨。
商用领域制冷设备:业界估计完成国家要求需要更新改造的工商业制冷设备约为3500万台(套),以每台(套)平均消耗钢材约85千克计算,带动钢材消费量约300万吨,年均增加钢材消费约100万吨,涉及钢材品种主要包括不锈钢板、无取向硅钢、冷轧板、镀锌板、无缝管等。
消费品以旧换新对钢材消费的影响
汽车:国家提出鼓励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后,考虑到我国不断提升的汽车保有量,预计以旧换新鼓励政策实施后每年汽车报废量有望增加5%-10%,即增加40-80万辆,以每辆汽车消耗钢材约1.9吨计算,每年拉动汽车行业钢材消费量增加75-150万吨。
家用电器:据业界预测,未来3至5年,家电市场高端用户新增需求将逐步上升,“以旧换新”为主的存量转增量将超过50%,预计以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家用冷柜产品用钢单耗分别取25-30千克/台计算,并考虑小家电更新带来钢材消费,估算合计为家电行业带来年新增钢材消费量约100万吨。
五金制品:预计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将同步带动五金制品的更新需求,预计带动钢材年新增消费量50万吨左右,其中不锈钢制品由于美观、耐用、环境友好等特性,消费量将较快增长。
综上,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带动钢材消费量年增长约500万吨,主要拉动不锈钢板、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冷轧板(汽车板)、镀锌板、无缝管、优特钢棒线材等钢材品种消费,同时对钢材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一致性提出更高要求。
钢需变化带来钢铁品种结构性转变
促进钢铁行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在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及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背景下,钢材需求的品种结构、规模结构都将产生变化,耐腐蚀、轻量化、高强化、近终形、长寿命钢材将成为新的结构性增长点。
一是布局消费品及设备更新带来的需求增长点,优化供给结构。统筹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调整产品生产规模结构,丰富品种规格结构,推动汽车、家电、五金制品、锅炉、电机等细分领域用高品质钢保供能力提升。
二是坚持质量分级理念,推动现有产品向卓越迈进。以消费品及设备更新对钢材需求拉动为契机,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识别同一领域、不同应用场景钢材性能的差异化需求,推动产品指标水平和稳定性提升。
三是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跨产业融合。围绕消费品及设备更新涉及的重点产品进行深加工布局,加强下游用户联动,多渠道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增强钢铁企业在产业链中游的主体地位,实现由材料生产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推动绿色低碳钢材的生产应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换新将促进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进而拉动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钢材消费。为顺应国内各行业低碳发展趋势,迎合下游日益扩大的低碳市场,钢铁行业需加快落实低碳化进程,做好以产品为对象的全生命周期脱碳工作。
促进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将进一步催生更多个性化定制、高效化生产的服务需求,这将为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促进钢铁材料研发智能化,促进钢铁材料的升级换代,实现产品性能的持续优化。促进网络协同制造模式不断发展,打通产业链信息通道,实现需求识别、产品研发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协同优化,精准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促进智能化排产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柔性化生产。促进质量管控水平不断提高,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精细化质量管控,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稳定的产品。
加快完善废钢回收体系建设: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扩大废钢资源渠道,提高废钢资源回收量。建议加快完善废钢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一方面,对于报废汽车、报废船舶、报废机器设备、废旧家电,进一步完善回收-拆解-综合利用体系,制定针对性鼓励政策并注重政策的衔接性,深入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推进废钢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引导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鼓励废钢加工龙头企业、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展废钢产业及相关衍生产业的联合重组,力争实现平台化运营、标准化作业和信息化管控,构建先进、完善的废钢产业链条,形成可推广的产业模式。 (内容来源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