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建功,离不开全情投入奉献不言苦敬业有担当算账经营理念下的创新变革注重正向引导塑造安全榜样 2024年新钢集团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94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8

岗位建功,离不开全情投入

--“奋进宝武,创新有我”大家谈(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最根本的力量来自基层。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基层创新,铸就了宝武做强做优的深厚底蕴和扎实基础。

新时代新使命,面对宝武发展道路上的新挑战,宝武人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岗位上还有哪些创新潜力点?需要企业在基层创新文化培育上做什么?我们推出“奋进宝武,创新有我”大家谈栏目,请宝武基层科技战线的创新能手、专业带头人等畅谈投入创新实践的思考、打算和做法,促进一线创新蓬勃开展。

激发团队齐头并进

中南钢铁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设备管理室主任工程师郭 飞

作为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郭飞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我认为创新并非空中楼阁,它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岗位的专业实践。我是机电专业带头人,引领和激发团队创新潜能十分重要。为此,我结合实际,把创新的目光聚焦在流程优化、改造设计等关键点,在逆境中寻找机会,在困境中挖掘潜能,走出一条突围之路。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要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可以在员工晋升和评优等方面让他们得到更多实惠。例如,让创新成果多的员工得到评选先进的机会。先进个人是一种荣誉,又可以作为职务晋升的一个加分项,这些因素必然吸引员工积极创新、勇于创新。我会带领团队在钢铁行业寒冬期,投入更大的创新热情,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创新资源聚合、创新力量叠加方面积极探索路径和方法,做到“人人创、抢着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匠人团队。

2024年,我创新的具体方向是围绕原料铁路运输和成品发运等环节,创新优化重庆钢铁钢材发运的全流程管理,降低车皮延占费;引进并应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对物流条线的运输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电能消耗;改进码头趸船挡料板设计,减少物料撒落损失;研究开发物流运输小车定位技术,攻克难题。

从身边做起、从小处做起

马钢交材技术中心热处理工艺区域工程师国新春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企业要把引导员工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活动作为主要路径,号召员工从身边做起、从小处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脚踏实地从最简单的问题、最基本的创新开始。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员工敢于创新、接受失败,逐步形成人人讲技术、钻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马钢交材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制约创新的“卡脖子”问题,扎实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对现有技术、工艺等做出改进与创新,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有效实用的方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司的创新氛围也日渐浓厚。2023年,马钢交材提出年产60万件车轮目标。车轮热处理工序成为生产主要瓶颈,因此迫切需要扩大热处理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热处理技术团队从小切口项目分解并改进,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热处理产量创历史记录。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车轮市场呈现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趋势,必须提升轧制技术和拓宽产品范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立足岗位,潜心研究,聚焦重难点任务发力攻坚,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企业勇立发展潮头作出应有贡献。

在传承中创新

中钢集团中钢洛耐院研发中心技术员张晓鹏

创新,简单来说就是创造和发现新的东西,而且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原有理论、观点的突破和对过去实践的超越。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凭空臆想的胡编乱造,而是在生产生活中长期的点滴积累,最终在某一时刻迸发出的灵感,促使你不断深入钻研,最终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只有在岗位上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叩开创新的大门。

创新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缺少了继承精神,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善于继承,而且懂得发挥自身特色,才能取得更大成果。

作为年轻员工,知识是成功的路基,更需要在现场锤炼。我们在课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是为了我们能在工作和学习中找到创新点的基础。知识是埋藏的种子,创新是阳光、是雨露,种子在长期的滋养下,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创新是一种态度

中南钢铁鄂城钢铁宽厚板厂热轧车间工艺技术员曹 锐

作为一名工艺技术员,我觉得只有不断投入创新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的目标。在宽厚板厂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主动寻找各种机会学习进修,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同时参与了多个创新技术攻关项目,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鼓励我们积极思考问题并大胆创新。在这些创新活动中,我学到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为了快速实现双机架达产创效,我和攻关团队积极挖掘现场生产问题,探索解决之道,在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改造上不断钻研,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这些亲身经历让我认识到,创新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上,它更是一种态度和精神。我将继续保持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潜力,争取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发展奉献热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