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玫瑰花容月貌华容镇报纸红娘我的高考劳动乐章母亲与智能手机技术创新的践行者风吹麦浪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94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8

母亲与智能手机

远方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母亲今年88岁了,年轻时做过邮递员、话务员、电报员以及人事教育等工作,甚至当过架线员,在多个岗位留下了足迹。邮电分营后,母亲成为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一员,直至1992年离休。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母亲作为县局电报员的时期。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住宅电话的普及率相当低,人们通讯的主要方式是写信,遇到特殊或紧急情况才会考虑发电报。而且,由于电报是按字计费的,所以电文大都惜字如金。凡此种种,都给电报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那时我还在上小学,一有机会就偷偷溜进电报房看母亲收发电报。电报房并不大,设施也极其简陋,只有一台收发报机和一台打字机,两名电报员轮流值班。母亲收发报业务非常娴熟,节奏感也很强,一份电文行云流水犹如一串美妙的音符飘然而至。随着一份份电报从母亲的手中流出,我忽然升起一股敬意,特别自豪。久而久之,我竟能听懂电报员收发报时相互的问候语了。也因为这个缘故,我特别喜爱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改革开放后,电信事业飞速发展,电报也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数字技术、集成芯片登上历史舞台,智能手机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一切,作为一名老电信员工的母亲看得真真切切。母亲不甘心就此被时代淘汰,决心从头学起。我见状,便把母亲的老年手机换成了智能手机。开始,除了打电话她什么都不会,手机几乎成了摆设。这时候,老干部大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母亲也学得很用心。渐渐地,会发微信、编辑制作短视频后,母亲一发不可收,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起手机学习。

现在,母亲已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中的大部分功能,甚至正在尝试用AI软件制作短视频,记录日常生活、四季变化和人间冷暖。母亲制作的短视频颇受老师、学员及亲友的喜爱,还多次被评为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系统优秀学员。

一部手机,丰富了母亲的老年生活,拉近了母亲与世界的距离。一部手机,改变了母亲的生活方式,从以前的大事小事都得靠腿,到如今只需手指轻轻一按便解决问题。一部手机,更让我们亲情常在,每天问候不断,感觉无比温暖。最重要的是,一部手机,唤起了一名老电信员工的学习激情,让母亲自信满满。母亲坚信,老年人同样可以像年轻人那样紧跟时代步伐,享受美好生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