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齐冬平又出诗集了。厚厚一本《蓝色的钢铁》融会着诗人对中华文明的敬仰,对钢铁冶金的热爱,对初心使命的守望。著名文学评论家谭五昌教授说,诗歌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好的诗歌作品艺术化地记录了社会生活的历史经纬与现实面貌。齐冬平的《蓝色的钢铁》正是这样一部以钢铁工业为表现题材与审美对象,富有独特价值与艺术个性的诗集。
在诗歌似乎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家协会副主席的齐冬平一如既往地守望、渴望、热望,把新时代的诗歌书写在共和国的钢铁热土上,讴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作出一大批深受广大钢铁工人和冶金建设者喜爱并深情传诵的诗歌作品。诗人齐冬平也因此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2021年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
工业诗歌难写,因为其美学所表达的审美趣味单一且生硬。因此,有一些学者与评论家认为工业所代表的理性,本身拒绝着诗歌的生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工业诗歌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其明显特征就是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而耐人寻味,所表达的审美趣味铿锵而有力。这一点在齐冬平的诗作里体现得大为突出,如“作业长老了/站立依然挺拔/一抹朝阳涂在脸面上/坚毅在眼神里跳跃”。齐冬平的诗歌语言虽然显得比较传统,但没有晦涩难懂的毛病,不仅毫无矫揉扭捏、无病呻吟之态,而且生动、质朴、活泼,充满激情与生命力。在诗集《蓝色的钢铁》里,诗人称工友们“我们是有故事的人”“我们是有梦想的灵魂”,直白而富有张力。
诗人齐冬平笔下既有传承历史、百炼成钢的宏大叙事,更有对奋战在钢铁生产一线的芸芸众生的细致描绘,并且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作了富有诗意的深层思考。“湛江蓝·中冶梦/为共和国的钢铁而生/在宝山滩涂上再次释怀”。他毫不掩饰个人情感的抒发,将工人喻为奔腾的长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崇敬。在《蓝色的钢铁》里,我们可以阅读到诗人齐冬平将自身的工业审美体验融入诗歌文本里,形成了诗人生命感受与诗歌技艺相匹配的情感结构、语言意象和精神气质。
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取舍,不同的岁月也有不同的生活。而诗人齐冬平没有什么不同,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着诗歌--单腿下跪,甘为诗奴。生活和情感是任何创作作品富有生命活力和艺术魅力的两大要素,在诗集《蓝色的钢铁》中很显然,诗人齐冬平的生活和情感便是钢铁和梦想。
人这一生会遇见好多人,有些人会陪伴你一生,有些人只是同行一程。相信诗歌这位美人定会陪伴诗人齐冬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