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近两年来,宝武以宁小豆品牌为依托,将咖啡产业链从咖啡豆向两端延伸。”宝武挂职帮扶干部、宁洱县副县长高炎说,“今年将着力打造宁小豆咖啡种植示范基地,将产业链向前延伸到咖啡种植端,扶持合作社,提高村集体收益,带动咖农稳定增收。”
在宁洱县同心镇的一个山脚下,育苗棚里的瑰夏咖啡苗密密匝匝地抽芽吐绿,背后红土绿苗的种植基地顺着山势层层上升。作为宁小豆的咖啡示范地之一,宝武投入100余万元,援建了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基地建设正与苗木同步、快速“生长”中。陈俊杰介绍说,卡蒂姆咖啡目前常规35元一公斤,而有一款瑰夏咖啡在今年8月“巴拿马最佳咖啡”线上拍卖会上拍出了7万多一公斤的天价。“高端品种的咖啡能够脱离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瑰夏是小粒咖啡中的高端精品,陈俊杰在早几年就开始试验种植,并已实现了一定规模的种植成功。高炎说,在这个基地里,一共培育了80万株瑰夏咖啡。我们还在协同有关科研院所推进其他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在实现咖啡品种逐步迭代升级的同时,我们更要建立自己的田间种植标准,这是宁洱咖啡产业能够长远稳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咖啡地旁边的简易工棚里,陈俊杰用当地人喝茶的小塑料杯为我们倒上了从昨晚开始制作的自家瑰夏冷萃,满杯馥郁、唇齿留香。他骄傲地说,我对比了国际上咖啡种植基地的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等,普洱最具优势。我们在这片最优的土地上,一定能种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呼吁成立宁小豆咖啡产业联合会,改变原先‘散小弱’的现状,抱团前行,不断提升宁洱咖啡的品牌知名度和话语权。”高炎说。
在把边江的河谷地带,由宝武策划援建、多方参与的宁小豆乡愁庄园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庄园融合咖啡种子基因库,咖啡初加工、精深加工、培训研学、“低碳”咖旅等为一体,让咖啡从种子到杯子,全流程可看可研可学可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宁小豆将带着淡淡的乡愁之味走入千家万户。
“碳”绿行动
始于“空气”不止于“空气”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碳“C”位出道,关注度持续上升。碳交易是促进碳减排的有效工具,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而林业碳汇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固碳方法,它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
宁洱县有森林面积428.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86%,符合森林质量提升的中幼林面积为334.60万亩,可供开发的森林资源碳汇丰富。宝武结合自身“双碳行动”经验,立足宁洱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携手宁洱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在宝武的大力支持下,宁洱依托“宁碳惠”交易和碳汇资源数字管理两大平台,深度探索“双碳”驱动下的产业振兴新模式。2022年11月,宁洱县入选国家林草局2022年度18个林业碳汇试点市(县),是云南省唯一入选的市(县)。今年初,首批碳汇收益分成,勐先镇和平村、谦乐村66户林农共计分到六万余元。
宁洱县林业草原局工作人员、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翔介绍说,为发掘森林碳汇潜力,宁洱县大力推进了森林抚育工作,通过间伐、补植等科学抚育手段,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森林固碳能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宁洱推动了林下经济,也就是在抚育林内种植经济作物,促进林农增收。今年初,宝武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助力宁洱县化良村布局了2800亩的森林抚育项目。
在化良村,已经过森林抚育的林地,树木疏朗、树木之间土地平整、湿润,一株株绿苗已规律地破土而出。宝武援派宁洱县化良村驻村第一书记胡炳胜介绍说,这地上种的是滇黄精。滇黄精被云南当地人称为“仙人饭”,被民间视为养生佳品。化良村村民很早前就有将附近山里野生滇黄精采集后在家培育种植的习惯。“化良村的土质很适合滇黄精的生长,因此,我们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将其作为林下经济作物。”胡炳胜说,“今年一共在56亩森林抚育林地内种植了滇黄精。”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宝武的大力支持下,化良村还引入了滇黄精的深加工企业。同时,探索建立了一套农户、村集体、运营方等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以期把产业最大限度留在当地。在不久的将来,从化良的土地中成长起来的滇黄精,将直接在村里生产加工成滇黄精糕点等各种成品,销往全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宁洱这里的农副产品产业链都较短,基本处于种什么卖什么的阶段。”高炎说,“然而,很多产品往往越靠近产业链前端,在终端产品的收益中占比越小。因此,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从终端开始考虑,努力把产业链留在当地。”
从唐代起,宁洱(古普洱府)就因普洱茶和磨黑盐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是茶马古道的源头。1951年元旦,来自普洱区的26个民族头人代表和党政军领导,在宁洱剽牛、喝咒水、盟誓立碑,立下了“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誓言。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宝武与宁洱结下20年不解之缘,携手再创“茶源道始”的辉煌,续写“盟誓之城”的故事,为宁洱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为民族团结、边疆繁荣发展贡献钢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