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平台锻“炼”。支持统战团体建设,为党外知识分子锻炼自我、施展才干、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在上海市委统战部指导下,宝钢知联会与上海市知联会及其下属的宝山区知联会、上海大学知联会轮值承办“宝山知音论坛”,推动“市区校企”联动,汇聚来自高校、国企、政府部门等党外专家学者智慧,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宝武科技进校园”活动,组织宝山学子走进宝钢,讲好钢铁绿色制造、智慧制造的故事。支持欧美同学会宝钢分会发挥作用,2023年以来,先后承办“中英学人共话企业ESG”“感知中国智造--复旦留学生走进宝钢”等民间外交活动。
“铸”字诀--锤锻至强
“铸”,销金成器也,有塑造之意。金可熔,人可铸。对于中国宝武而言,“铸”既是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的过程,更是各级党组织念好“铸”字诀,强使命、建载体、健机制,引领党外知识分子突破自我、勇担使命,做强钢铁的生动实践。
“铸”牢使命。中国宝武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智慧制造等国家战略任务深调细研、深挖症结,探寻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良策。如党外知识分子田玉新顺利交付精密合金重大专项任务,成功实现国产飞机模具用材国产化替代;徐文亮突破镍基合金用材自主研制和保供,推动我国关键装备用高端材料制造能力提升;万政武参与研发高等级无取向硅钢材料,用于白鹤滩、乌东德、长龙山、丰宁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
“铸”就发展。中国宝武党委坚持上下联动,用好“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活动载体。组织动员党外知识分子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批示精神,在科技创新、整合协同、绿色低碳、国际化战略等方面谋发展之计、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一批建言献策得到吸纳落实,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真正做到了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铸”巢引凤。中国宝武党委研究制定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室工作制度,持续拓展党外知识分子创新创效平台。聚焦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关键技术,累计建成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工作室7个,制定运行规则,明确工作机构、任务、机制和要求,持续提升建言献策质量。马钢集团汪开忠工作室聚焦科研成果转化,“汽车悬架簧用钢热轧盘条”“汽车元宝梁锻件用高强韧贝氏体”2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工作成效
通过念好冶金“三字诀”,有效激发了中国宝武党外知识分子的干事创业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实现了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思想上同心同德。通过开展
各类教育活动,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深化,从政治上看问题、想事情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不断提升。
目标上同心同向。党外知识
分子建言献策质量持续提升,智囊团和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日益突出。2023年,各建言献策工作室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7281万元。中国宝武2.3万名党外人士参与“爱、献、做”主题活动,参与率达到83%,建言献策14.8万余条,获得国家级奖项12个、省部级奖项81个。“中英学人共话企业ESG”民间外交活动荣获“SORSA民间外交优秀项目奖”。
行动上同心同行。党外知识分子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系统梳理“卡脖子”难题,加强使命类材料技术攻关,圆满完成国资委专项任务,保障了大型运载火箭、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重型燃机的材料安全,支撑多个重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宝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