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使命,面对宝武发展道路上的新挑战,宝武人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岗位上还有哪些创新潜力点?需要企业在基层创新文化培育上做什么?我们推出“奋进宝武,创新有我”大家谈栏目,请宝武基层科技战线的创新能手、专业带头人等畅谈投入创新实践的思考、打算和做法,促进一线创新蓬勃开展。
创新推动品牌力提升
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任玉苓
近年来,宝钢一直在推动彩涂产品的品牌建设,包括以全流程自动化程度提高、AI及大数据应用为引领的智慧制造,以四基地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厂、全面无铬化为理念的绿色环保生产,并不断推出新用途、新功能、低碳新产品,从而营造了宝钢彩涂产品高端形象。不断降低成本,为产品注入不竭的动力也是彩涂产品经营的重要一环,冷轧作为生产部门,高效生产就是降低彩涂产品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彩涂机组满速超速生产、减少切换时间和切换次数外,在彩涂基板生产效率提高方面我们也有了更新的进展。2023年高铝锌铝镁机组通过提速、延长锌锅辊系寿命等,机组产量达到约28万吨,创造投产20年来的历史新高。新建的高铝锌铝镁彩涂基板专用机组也引入包括感应加热等新技术,目前,该机组冷试中已经实现高速运行,并顺利投产,不久的将来将实现高效镀锌水平。
让技术中心与市场对接
马钢交材技术中心
质量和体系管理区域工程师王 翔
企业技术中心往往是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动部门,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家往往更多关注技术中心在创新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却忽视了让技术中心真正和市场充分对接,成为创收创效的重要平台和阵地。
我认为以下两点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建立内部结算制度。企业应结合实际,按照“以钱定事”“按事定费”“按费定钱”的原则,通过建立技术中心内部结算制度,建立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分配模式,达到技术中心人员收入与贡献直接挂钩、分配与利润指标紧密结合的目的。二是开展销售收入成本分析。技术中心要算“创新账”,更要算“经济账”,应实行“收入成本分析”,即通过核算与分析,找出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等项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只有在每个季度将单位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期间费用和利润等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真正明确创新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导创新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建立积极的创新文化
宝武清能马钢气体
运行保障分厂技术员郑 健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岗位创新的高效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我认为,要实现高效化岗位创新,首先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创新机制和流程,包括明确定义创新的目标和范围、设定创新的时间表和里程碑、建立专业的培训机制以及激励机制来促进员工的创新活动。其次,创新成果基于市场需要,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开展对标找差,进而为企业自身创新的短板弱项找到改进方向和方法。同时,推进高效创新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良好的沟通。在创新过程中,团队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团队成员能够共同思考和探讨问题,才能产生更多的创新点子,并将这些想法变成实际的成果。此外,创新思维和文化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和观念,只有建立起积极的创新文化,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失败,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创新的目标。
践行“算账经营”开展高效化创新
宝武资源马钢矿业南山矿机械检修技能大师林震源
作为绿色资源业的一名基层技能人员,针对“要通过算账经营努力打造极致成本极致效益效率,要重点开展高效化创新”的工作要求,我认为,首先,需要明确岗位创新的目标和重点,要精准定位创新点,将创新活动聚焦在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方面,并将市场需求和竞品分析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创新点,确保创新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创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发挥作用。在具体做项目时,要以“算账经营”为理念,厘清系统工艺与管理逻辑之间的关联,促进工艺与管理相辅相成,算好成本账。工艺与精益生产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工艺是实现精益生产管理的基础,而精益生产管理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来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在南山矿高村铁矿围岩分级分类综合利用项目中,通过对系统工艺的深入研究分析,我们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升级。如对围岩综合利用产线的建材分线增设干选单元,将干选矿并联单元的中细碎,以及干选单元的22台破碎、运输设备作为冗余系统剔除出生产系统,实现了系统的短流程生产,大幅降低了生产运行的设备及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工艺系统的“短流程”运行不仅践行了“算账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也促进了精益化生产管理。
化被动为主动以用户为导向
宝武清能武钢气体
制氧工艺技术协理万 立
我所在的制氢车间拥有六个制氢站,这些装置的产能大小不一。在需求端,氢气需求随着冷轧、硅钢产线的技改、定修、年修、生产调整等会发生变化。在过往模式中,我们都是根据现场氢气球罐压力来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调节阀门,让氢气超压回流,控制氢气输出,避免球罐压力过高。这种被动模式虽然满足了现场的用量需求,但不能最大效率运行机组,不恰当的启停机组、不经济的生产调配,造成了电量的浪费。
现在,我们化被动为主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通信息的孤岛。在与用户端充分沟通交流后,通过用户的检修计划来提前安排不同机组的配套运行,从以前的被动、盲目、延迟生产调配变成主动、有计划、提前生产调配,减少氢气的超压回流,实现机组的最大效率运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又降低了电耗,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