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庆 辉
隆冬时节,寒意浓浓,然而马钢矿业的各个矿山却依旧充满着盎然生机。南山矿的凹山湖,恰似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旁边是东山坑先期改造的六十亩良田,才挥别晚稻的盈盈金穗,又欣然承接油菜籽的沉沉希望,只待春风拂过,那层层叠叠的油菜花肆意铺展大地;白象山矿那极具徽派韵味的主井塔,巧妙地融入大青山景区之中,仿佛是大自然与现代工业携手共创的独特地标;罗河矿宛如一座独特的大学校园,道路两旁的绿植郁郁葱葱,罗昌湖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为整个矿区增添了一抹灵动与惬意;张庄矿则宛如一座精心打造的园林式厂区,花坛里的花卉即使在冬季也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绚烂……
近五年来,马钢矿业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宝武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牢固树立“资源报国”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发展理念,精心雕琢出一个个绿色发展的典型范例,谱写出一曲激昂澎湃的绿色发展乐章。
多措治污
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为打造矿山的蓝天白云,马钢矿业多管齐下,加速推进“废气超低排”项目。南山矿通过对采选工艺进行系统优化,成功实现了主体产线“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的目标。白象山矿在采掘作业中,巧妙运用湿式抑尘、喷雾洒水以及定期清洗进风巷道等手段有效控制扬尘;针对破碎、筛分、转运等环节产生的粉尘,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
水治理亦是马钢矿业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南山矿为降低尾矿排放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精心搭建水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凹山湖的蓄水功能,使生产回水内部循环使用率达到了100%,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张庄矿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井下涌水、精矿浓密溢流水、精矿过滤水、车间厂房冲洗废水等全部予以收集,并排入浓缩池作为选矿补充水,杜绝了废水外排。此外,该矿还为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区分别建设一套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通过管道泵入选厂循环水池进行回用,全方位保障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安全。白象山矿针对生产中的井下涌水,输送至地面矿井水净化站,采用混凝澄清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水分别供井下生产和选矿生产补充使用;对于采选过程中的生产废水,则直接送至尾矿浓缩机,作为选矿生产补充水循环利用。
在固废处理领域,马钢矿业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有效方法。姑山矿对和睦山选矿系统入磨物料的全粒级抛尾工艺进行改造升级,每年可提前分离出11万吨粗粒废石作为建材销售,有效减少了进入尾矿库的尾矿量,极大降低了尾矿排放压力。罗河矿40万吨尾矿捞砂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该矿在尾矿综合利用和无尾矿山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张庄矿成功开发出6种建材产品,并于2020年建成了新项目,实现了剩余尾砂向绿色装配
式建材深加工领域的延伸。材料科技公司积极响应地方政府装配式建筑政策,将矿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废弃物铁尾砂,通过蒸压加气制成混凝土,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生产出的混凝土具备保温隔音隔热、质轻抗震等优良性能,实现了资源变废为宝、高效利用。
生态治理
绘就绿色矿山新画卷
马钢矿业近年来全力构建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矿区环境,致力于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将废弃矿坑和秃岭转化为绿水青山,充分挖掘生态旅游潜力,其中,南山矿凹山生态修复堪称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范例。如今,该矿积极探索“生态+渔业+生产”的创新模式,持续探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让凹山地质文化公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区域。
姑山矿钟山排土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持续耕耘,复垦基地总
面积已达460亩,其中可发展种植面积约20亩,宜林山地约300亩,已初步形成生态重建区、生态经济林园区、生态防护保护区三大功能区域,曾经荒芜的排土场如今已华丽变身为矿山的新景观,成为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罗河矿持续推进矿区绿化、亮化工程升级,累计栽植乔木1.82万株、灌木12.21万株,铺植草坪5.23万平方米,亮化建筑18处。整个矿区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一幅“矿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花园式生态矿山美景徐徐展开,让人们深刻领略到绿色矿山的独特魅力。白象山矿以创建3A级工业旅游景区为依托,持续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精心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矿一体化的生态空间结构,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创新之路,为绿色矿山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双碳”引领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马钢矿业在落实宝武“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过程中,精心编制“双碳”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推进碳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以及零碳产线建设等专项工作。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坚实平台,以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为有力路径,持续改进优化工艺流程,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成功研发出高压辊磨成套技术与装备应用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实现了从传统采矿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华丽转身。通过扎实推进各矿山节能降耗工作,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绿色低碳形象,还收获了经济效益。张庄矿先后开展了生活服务楼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备用尾矿池光伏发电项目,有效提升了绿电占比,降低了外购电成本,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该矿生活服务楼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模式,共铺设光伏组件438块,装机容量243千瓦,投产后首年度发电量可达25万千瓦时,一年可节能减排标准煤30.7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5.87吨。
白象山铁矿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破碎设备、高压辊磨设备、淘洗磁选机等,及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设备,确保了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选用世界最先进的电动液压凿岩台车和铲运机,实现了无动力卸矿。采场溜井采用振动放矿机装矿,大幅降低了电能消耗,为绿色采矿提供了成功范例。建材科技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耐高压聚酰亚氨模半叠包双玻璃丝10层+无胶云母带工艺+VPI真空寖漆技术的三相永磁变频同步电动滚筒技改项目,基础节电率可达21%。
展望未来,马钢矿业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深化绿色矿山建设理念与实践,持续加大在环保技术研发、生态修复工程、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与创新力度,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底色,让矿山的美丽画卷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加绚丽多彩。
(图片由马钢矿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