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成功
本报讯 近日,宝武资源大红山矿业井下340m原矿自动取样机器人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入生产试运行。
此前,井下340m原矿取样需由人工通过扶梯爬入卡车车厢内,按照取样规范用皮尺测量矿车内原矿布点后,依次对车内矿石进行敲取或抓取样品。整个取样过程作业量繁重,且遇块度较大、质地坚硬的矿石,人工取样较为困难,还存在高处坠落、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安全风险。
为降低安全风险,置换井下“3D”岗位,大红山矿业借助井下180m有轨运输自动取样机器人的成功经验,自主展开了340m汽车衡原矿自动取样机器人的研发工作。该机器人配备多轴机器人、智能传感、激光3D扫描等先进设备,运用5G通信、视频分析与对象跟踪算法、Canny边缘检测、3D扫描成像、PLC自动控制等技术,可实现矿石来源分析、自动取样、样品分类、样品存储全流程自动取样等作业。取样中,机器人可根据矿石堆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特点,自动调整取样位置和深度,快速、准确地完成原矿采样工作,实现自动识别分析选点采样,使样品更具有代表性,且能排除人为因素对取样作业的干预,实现“清廉取样”。
机器人投入使用后,降低了取样人员粉尘、噪音、高坠、车辆伤害等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取样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提升了大红山矿业井下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