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首轮扩围临近,钢铁行业如何应对? 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同比下滑1.7%达涅利与衡阳华菱钢管携手: 打造全球最大无缝钢管热连轧生产线性能更优: 全球首个全冷藏氨气专用C型储罐获批我国首个工厂化 海水制氢项目建成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5G+工业互联网”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信息动态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900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11

我国首个工厂化 海水制氢项目建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信息资源网 日前,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炼化建成。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结合的模式,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了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路径。

项目采用工厂化运行方式,利用相关生产企业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产氢气并入厂区管网,用于炼化生产或氢能车辆加注,生产过程完全在工厂内进行。

当前,海水制氢技术前景广阔。绿氢是指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的氢,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我国沿海地区和海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具有绿电生产绿氢的资源优势。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将不稳定且较难储存的绿电资源,就地转化为相对容易储存和消纳的绿氢资源,并且能节省宝贵的淡水资源,为氢能产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虽然海水制氢具有优势,但仍面临挑战。海水中约3%的盐含量及杂质会对电解设备电极造成腐蚀,堵塞设备孔道,降低电解效率甚至损坏设备。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与相关生产企业联合攻关,通过研发特制的关键设备和特殊工艺流程,成功攻克耐氯电极技术、高性能极板设计、海水循环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科研开发与应用场景的高度耦合互联。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