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仵树大通讯员尤生蒋晗
“村民变成居民之后,能享受到更多专业化的服务,也拓宽了增收渠道,这对于发挥居民主动性、保护合法权益都是很有意义的。”近日,漯河市西城区党工委书记王凯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村改居”后,区里能够集中精力进一步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
今年以来,漯河市西城区为有效解决社村管理“两张皮”、小区环境难治、居民归属感不强、集体资产增收单一、“转居”群众生产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在做好“拆村不拆党组织、回迁先回党支部”“村改居”前半篇文章的基础上,以社区党委、村党支部“双核”驱动,坚持服务线、管理线“双轨”并行,村级党组织突出引导和管理职能,社区党委突出领导和服务职能,采取“书记街道下派、委员村级上挂、社工竞聘入职”的社区班子搭建模式,双轨管理运行优势互补,作用发挥各有侧重,让群众直接享受城市社区功能服务,拉近干群距离,推动城乡管理模式转变,进而实现平稳过渡。
“我们通过模式叠加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在改居后的社区开展盘业态、盘增量、盘资金、盘闲置‘四盘’行动,逐步实现支部带动、村民入股、公司运作、多元创收,全面整合资产资源。”王凯杰说。
以西城区原古城村为例,村集体经济年盈利收入达200万元以上。在这背后,区里通过各项政策推动村里创新方式加快居民角色转变,把“转居”群众变成“股民”,每户分得10平方米商品房,实施产权归个人、经营靠集体、分红缴物业的模式经营,实现了群众居住环境有人管,居民的文明行为从规范约束到自发自觉转变。
目前,“社企抱团”办公司,300余名“转居”群众家门口就业,全区1300余名“失地农民”享受失地补贴,失地不失业、失地有保障,真正实现从村民到居民的“华丽转身”。
“面对社区多元差异性、矛盾诉求多样性等状况,漯河市西城区坚持以‘党建强心、服务赢心、参与齐心、文化聚心’贯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体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王凯杰说,西城区以“红色物业”创建为契机,从微治理着手,促进物业治理新发展,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