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现
汝州人喜欢称汝州为老汝州,老汝州有许多老风俗。
长期以来灯节的热闹,可通常都要胜过春节的。哪怕是大年初一没顾上休息,而到了正月十五十六,元宵节,所有人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计,尽情享受一年辛劳换来的快乐时光。不光是人要心情愉快地欢度佳节,老驴老马也都要歇歇鞍的。
吃汤圆,吃饺子,吃茶面糊涂,捏灯盏,这些虽说也是灯节风
俗,然而因为这些活动一般只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而进行的,所以一般不会构成壮观的景象。以前巧媳妇扎堆城市角落里卖灯盏的情景,也很难再见到了。
灯节里真正热闹的是看花灯、猜谜语、蹬秋千、打铁花、放烟火、赛唢呐、赛铜器、赛高跷等大型群众性娱乐活动。
每到灯节,城里乡里都要力所能及地举办节日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历史悠久,从其发源来看,大都是来源于上古时期祈福消灾的祭祀活动,以祈望天地众神赐福消灾,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是因为城市具有人口集中的优势,所以城里的灯节娱乐活动会比乡里村里更丰富更热闹,甚至于乡村里的戏曲、高跷、大鼓、唢呐等也要进城去参加政府组织的竞赛活动,这就近似于古代所谓的赛社吧。
所以不光城里的人万人空巷看热闹,乡村的很多人也是穿戴一新,花枝招展,扶老携幼,三五成群,欢声笑语,络绎不绝地涌进城来,所以,流传下一个谚语:“十五十六去游城,腰不酸来腿不疼。”
老汝州的元宵节到来的时候,白天和夜晚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热闹。为了迎接灯节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门前挂红灯笼或者挂彩灯。城市里白日流动的节日风景,如铜器、唢呐、高跷、歌舞、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登官椅子、花轿、小鬼扳迭、大头和尚度柳翠等娱乐节目,一路招摇过市,吸引着人们一路追着看不够。大人小孩提着灯笼,满街满城,人山人海,其乐融融。
而灯节的夜景,就更胜白日几分,增添了神秘的气氛,更能够激发游人激动的情绪。
游人观灯也观人。宝马雕车,要停在不影响交通的地面上。香满路是真的。“去年元夜时,花时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生查子·元夕》,究竟是欧阳修写的,还是出自朱淑真或者秦观之手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元宵节写出了情人节的感觉。元宵节也的确是少男少女在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人海里悄悄牵手的好时节。而辛稼轩《青玉案·元夕》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写,不也是赏灯之夜青年男女寻寻觅觅追爱的情景吗?“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这一副珠联璧合的千秋佳联,不也是灯节佳缘的美丽传说吗?
正月十五闹花灯,在古代有时候甚至皇宫的灯盏都要对全民开放,以体现自天子至庶民天下太平、普天同庆、举国欢腾之乐,所以花灯也叫宫灯,闹花灯也叫放灯。放灯,在古代的某个地方,还曾经出现过“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话,笑话还演变成了成语。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是春。月照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唐伯虎真是奇才。天上月圆照乾坤,人间灯明映银河。人神共欢,今夕何夕!
在我的记忆中,汝州城的花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而印象最深的是望嵩路上原轻工业局门楼之上,“汝州四才子”之一唐子正先生设计制作的《普天同庆》唢呐演奏图,台上四个人,一个吹唢呐,一个吸笙,一个拉二胡,一个打梆子,--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误的话是这样四个人。四个人衣着各色,形态各异,前俯后仰,摇头晃脑,沉浸在物我皆忘的艺术演奏中,人物栩栩如生,场面逼真有趣,配合以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百鸟朝凤》《抬花轿》等乐曲,笙歌动地,锣鼓喧天,总是吸引许多人仰头围观,看得如痴如醉,满街珠翠,水泄不通,久久不肯挪动脚步。还有一个印象极深的灯展台,严格说,它并不是采用花灯的形式,而是雕像形式。那是前年的春节,中大街庙会的西口,同样也是采用舞台的形式,上面展示了牛耕、锄地、打铁、拉风箱、推磨、摇辘轳井、纺花、织布等正在消失的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画面,很有意趣,也很有意义。只是可惜那年春节突发新冠疫情,人们不得聚集,全民居家隔离,举国共抗疫情,那一个舞台很少有人看到。但愿将来没有疫情侵扰时,它能再现风采,帮助人们留住关于古老乡村和传统农耕生活的美好记忆。
灯节猜灯谜也是一件赏心乐事。现在的群艺馆和图书馆所在的大院子,以前叫文化馆,每到灯节总有猜灯谜活动,我在那里猜灯谜有好多年,还在原汝州镇政府、现钟楼办事处院内猜过好几回灯谜。先是我一人猜,后来是带着家人一起猜。为了猜灯谜,孩子们还买了几本关于谜语的书。但是天下谜语太多了,从书本上学到的方法管用,从书本上押灯谜则不管用。
猜灯谜,什么卷帘格、秋千格等,我也不大懂得。猜谜语,不像做数学题那样讲逻辑,猜谜者需要凭借灵感,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因为有的灯谜真的好像“脑筋急转弯”。当然还要依靠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灵活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
猜不中,绞尽脑汁,抓耳挠腮;猜中了,眉飞色舞,心花怒放。如“四十八万多一点”,打一字,谜底是“楞”;“兵部尚书搬家”,打一历史人物,谜底是“司马迁”;“立”,打一成语,谜底是“暗无天日”;“传令三军,就地安营扎寨”,打一地名,谜底是“偃师”;“张飞,武松,鲁智深”,打一地名,这是合并同类项的题目,谜底是“武汉”;“自相矛盾”,打一地名,谜底是“开封”;“久不练功”,打一人名,谜底是“武松”;“7/2”,打一成语,谜底是“不三不四”;“谈恋爱”,打一文学名词,谜底是“抒情”;“馨香献乃祖”,打一人名,谜底是前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小猫声声叫”,打一地名,谜底是“米庙”;等等。怎么样?是不是有点“脑洞大开”的梦幻感觉?每次去猜灯谜我都不落空。至于猜灯谜所得奖品,就是毛巾、香皂、水笔、笔记本、连环画、抽纸之类。奖品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种自由智力体操,饶有趣味。
荡秋千,汝州通常叫做“打秋”。汝州城曾经广为流传的秋千有三种:一是绳秋,二是转转秋,三是辘轳秋。绳秋在今天仍很普遍,旅游景区、游乐场、健身房、美食庄园常常可以见到。蹬绳秋可好玩,但是光有蛮力可不行,需要会用巧劲。经验丰富的人就知道怎么发力了。
初学蹬秋千起步难,所以有了“送秋”一说,就是秋下人推着秋上人的背让秋千开始荡起来,而因为“送秋”有功,大家都默认接下来由送秋的人打秋,“老驴老马,谁送谁打”。我十多岁上高中时,经常经由黉学口走向南关街,有一年灯节期间曾在黉学口就是现在的杏坛街,看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婆婆,艺高人胆大,蹬平梁。引起众人热烈喝彩。所谓蹬平梁,就是指秋千荡到的高度,与绳秋顶端的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蹬出的轨迹弧线达到半圆甚至超过半圆。
蹬秋千不仅需要体力和技巧,还需要胆量。我少年时代,我们村有几年过双节,每个生产队也都缚秋,让大家欢度灯节。有一年第一生产队两名十七八岁的女青年,脸对脸蹬双人秋,还叫嚷“老驴老马,谁送谁打”,越蹬越有劲,越蹬越高,心也越荡,不料蹬到快平梁时力气不够了,身子发虚汗,手脚发软,胆子瞬间也没有了,吓得魂飞魄散,叽哇乱叫;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个老成的男人大声喊:“丢手抱滴脑!丢手抱滴脑!”滴脑,是方言词,“脑袋、头部”的意思。秋千上的俩姑娘听到大喊声,总算醒过神来,只有孤注一掷了,等秋千有一次荡到最低点时,果断的撒开手中麻绳双手抱住头部,骨碌碌落到地面上骨碌了几骨碌,所幸毫发未伤,无非棉衣棉裤上骨碌了一身的土灰,惹得众人先是大惊失色,后是哈哈大笑,庆幸二人有惊无险。
转转秋,近似于现在幼儿园或者游乐场的转转马,现在基本上成了儿童的专有福利。
辘轳秋,是难度较大的一种秋千。汝州市中大街辘轳井那个地方,曾经多年玩过辘轳秋。这种秋惊险刺激,观赏性强,唯有艺高人胆大者能够捷足登上取胜。辘轳秋是在竖起的一根一丈多高的木柱顶端,安装上一个辘轳把,利用物理学上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木柱顶端放上奖品,一盒香烟,一瓶酒或者一盒点心什么的,绳子是活动的,好像中间再搞几个动滑轮,缠上结实的粗麻绳,玩者不能爬木柱,只能爬绳子,抓着绳子爬上高处,手够得上奖品摘下来奖品归自己。因为难度很大,好多人是只敢围观不敢尝试,但是身手敏捷的人除了摘到奖品,同时总能获得一片叫好称赞声;而一个人的成功,也激励着更多年轻气盛的人上去试一把。
打铁梨花和放烟花装点了不夜城,更装点了少男少女七彩的梦。老汝州的打铁梨花技艺现在已经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稼轩词里这几句写的应该就是打铁梨花的情景,大火炉里放生铁,生铁被烧成汁液状,被人用勺子舀起,勺子轻轻往上一抛,另一个人像击打棒球一样准确无误地迅速一击,铁汁子四散开来,真如梨花瞬间盛开,漫天的流星雨,流光溢彩,给每一个人眼里心里送上绮丽梦幻的光彩。
“蛾儿雪柳黄金缕”,不是描绘的烟花的形象吗?望嵩路新华书店的楼顶,曾经有好几年,是汝州市官方灯节放烟花的地方,引起万人空巷、水泄不通的围观,赤橙黄绿青蓝紫,漫天烟花耀星空,把节日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向高潮。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汝州一高教师,河南省名师)
乡村振兴本报特约摄影师郭亚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