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芭村烟农李付民,在郏县茨芭烟站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为啥呢?“种烟面积不大,种烟收入不少!”去年,他种烟90亩,在茨芭镇算不上大户,在洪涝灾害影响的情况下卖烟收入50多万元,除去成本净赚25万余元。
3月2日,在烟叶育苗大棚忙着的李付民跟一起劳作的烟农分享他的增收秘籍:“种烟啊跟养娃一样,付出的耐心、细心多了,回报也必定让你满意!”“你倒是说得细一点啊!”众人催促道。
“郏县烟草分公司发的《致烟农朋友的一封信》你们都看了没?我可是研究得很透彻。比如这个打顶,它可不仅仅是个动作,还要求把握住时机、把握住频率、把握住留叶数量。”
“不就是打个顶,咋有那么多的讲究?再说,多留点烟叶不好吗?我有时候也舍不得。”面对部分烟农的质疑,李付民不紧不慢地说:“我算过一笔账,打顶抹叶不精准的话,多留的烟叶不仅增加用工成本,也增加烘烤成本,最关键还影响烟叶长势和质量,得不偿失,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你再说说你烤的烟为啥都金灿灿的?”
“在县烟草分公司的帮扶下,去年烤烟换上了自动化的电烤房,技术难度降低了很多,只要掌握住温度和湿度,适当延长出炕时间就能促进烟叶优化变黄,减少甚至杜绝青筋现象。”
“你咋懂得这么多!”大家赞叹道。
李付民翻出手机给身边的烟农看:“这是我收藏的技术文章,平时没事就多看,遇到烟站的技术员拉着多沟通,有啥技术培训赶紧去,你只要有我这股劲,肯定也中!”
听李付民这样说,大伙儿纷纷回应:“那都跟着你学呗!”(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田秀忠王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