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村民梁亚波摄
本报讯(记者张鸿飞汝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通讯员梁亚波)“我喜欢看医疗卫生方面的书籍,咱年龄大了,身体健康很重要,看些这方面的书能增加一些医学健康知识。”3月18日,汝州市温泉镇朱寨村农家书屋内,82岁的朱水娃手里拿着《家庭医生手册》说道。
朱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学卫说:“朱寨村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过去就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牛把子(赶牛车的人)都会写毛笔字。”
清末民初时期的汝州历史名人朱绳武就是朱寨人,创作有《温泉八景诗》,一生喜欢诗文书画,倡导兴办教育、培树优良民风家风。
20世纪90年代初,朱寨村开始发展香菇种植,集体经济得以发展,村民生活富裕,在此基础上,村民对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村里便开办了图书室。
现在的农家书屋有20平方米,室内3个书架,1个报刊架,10套桌椅,藏书1500多册,涉及农业技术、养殖技术、新农村建设、经济、法律、卫生、文化艺术、少儿等20多种。
“我喜欢看书,隔几天不来,就觉着少了点啥。”74岁的村民朱铁留说。
朱献涛说,他是种香菇的,虽然有老经验,但有些细节问题还要从书上学。
近年来,朱寨村村民通过看书学习,学科学用科学,已发展香菇种植大棚1580个,日产鲜香菇12.36吨,年产值达7800余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80万元,同时为300余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朱学卫说,实践证明,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学文化、学科技、了解致富信息的场所,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成为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天地。
新闻1+1
洗耳河街道农家书屋成文明实践“新阵地”
正在整理书籍的同学丁亚伟摄
本报讯(记者张鸿飞通讯员丁亚伟
杨俊英)3月20日上午,汝州市洗耳河街道南关社区农家书屋里,南关小学的10多名学生和社区志愿者用时2个多小时,将2800余册藏书有序整理摆放整齐。
农家书屋志愿者、南关小学教师冀俊瑶说,每到周末,前来协助整理书籍、看书借书的孩子络绎不绝,既增长了知识,又丰富了孩子的闲暇生活,孩子、家长、学校、社区都满意!
农家书屋在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二楼,建筑面积18平方米,配置书柜5个、书架12个、阅读书桌2张、阅读椅10把,藏书2800余册,内容涵盖文化、科技、少儿、生活、政经等多个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