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规模种植小麦,便于连片耕种和管理,农户和村集体收入都有提高,还能出去打工挣钱。集中种植、管理,更便于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及田间道路、沟渠修建和改造。如今,付集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
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桂宾告诉记者:“河南西华长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种上麦的地块每亩每年给农户1200元租金,租金高得多,今年刚签好了合同。”
“统一供种,统一施肥和技术,收种都是河南西华长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镇共流转了3000亩土地,明年扩大至1万亩。”周通说。
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周通,有着不同常人的工科思维:“越高的建筑,地下基础部分越重要,工期和投资甚至达到整体的70%。要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就得把基础打扎实!”
缺少产业,产业不上规模,是付集发展的痛点。紧挨官庄村的双庙村,盖了17个温室大棚,从去年开始发展大棚蔬菜产业。
3月16日,在日光温室里,黄瓜苗长出了巴掌大的叶子。蔬菜种植户张锦锋说:“黄瓜苗马上要爬藤了,再有一个多月,黄瓜就要上市了。”
去年,张锦锋种了一棚芹菜,赶在了春节前上市,三个半月挣了3万元。
“建设17个大棚投资268万元,建成后大棚没人租,为啥?不懂技术不敢租。”为把大棚租出去,村党支部书记李民中没少费心思,“先种着,等种菜挣钱再交租金!”
“种大棚蔬菜效益高,但是技术要求也高。”周通说。
双庙种蔬菜,于楼种双孢菇、栝楼……付集计划从蔬菜大棚这里修一条直通于楼的路,把这一大片的农产品通道打通,形成付集第一个大棚蔬菜产业经济带。
周通说:“产业路已纳入了项目库,争取今年尽早启动。”
双庙村不远处,两个空心村合并后又腾出200亩土地种上了小麦;镇里正招商上马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付集腊菜、徐家花生米要着手创立品牌;泥河、汾河两岸石榴树开始萌芽,沿岸生态旅游观光带初具雏形;正是植绿季节,镇里搞人居环境整治,种上了白玉兰,在春天里吐芳争艳……
“以付集的现状,发展急不得,先厘清思路,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目标才能一步步实现。”周通说。
(栏目联系:搜索15515779057添加微信“墩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