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红立许金安通讯员高月狄彤)4月14日,新安县五头镇神堂村永佳农场,白色的牡丹花硕大饱满,随风摇曳,香远益清。10多名群众一字排开,谈笑间一朵朵鲜花采摘入篮。
“鲜花将被加工成牡丹花蕊茶、牡丹全花,牡丹籽加工成牡丹油……”农场主人郭智锋边娴熟地将牡丹花装袋边说。
2014年,洛阳提出了“发展牡丹产业须坚持观赏类商品牡丹与油用食用牡丹并重、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突出抓好油用牡丹基地生产和加工”,牡丹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5年,在外拼搏多年的郭智锋回到神堂村,承包200多亩地当起了农场主。
7年来,郭智锋早出晚归,花里“掏金”。去年,他收获花瓣3万公斤、牡丹籽2万公斤,收入50万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形式,让周边群众看到了“花”景,得到了“花”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