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成立“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工作指挥部,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一线坐镇指挥,主动靠前解决困难;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乡镇,吃住一线,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实行一天一统计、三天一汇总、一周一站队的办法,建立奖惩机制,倒逼工作落实。
为了一库碧水,淅川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历着怎样的艰辛和挑战?
马蹬镇库岸线较长,涉及问题点位138个。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镇河长办主任张阳参与了所有点位的排查和整治,几乎没有休息一天,读小学的儿子想她了,就到拆除现场见上一面。“为了确保整改进度和效果,有时一天要在不同点位间奔波200多公里;当天做通了工作,为防止反复,我们就连夜组织拆除。”张阳介绍,为了确保拆除到位,一个茶杯、一个马扎,从早盯到晚。
截至4月25日,淅川县已整治问题点位493处,整改率达99.19%,恢复有效库容达480万立方米,连通水域360万平方米,剩余问题待水位消落后适时整改。
长效管护,守护一库碧水
“为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地处核心水源区的淅川县一边加速绿色转型,一边加强水环境的长效管护。”周大鹏说。
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淅川县大力开展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施行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特别是在财政异常困难、上级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先后关停380多家污染企业,县财政每年减收3.5亿元;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及5万余个养鱼网箱,全面取缔禁养区内400家养殖场、100多个养殖户,综合损失8亿多元。”淅川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章笑介绍。
为了一库碧水,淅川收入减少了,开支却在增大。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累计投资10亿多元在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14个、垃圾处理厂18个、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200多个,实现了县乡两级和环库重点村全覆盖。对县城内河进行全面治理,在环库建设了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特别是去年以来,累计投资1.96亿元,对香花、马蹬、仓房、荆紫关等4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对老鹳河支流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扩建,对香九厚产业集聚区和厚坡镇区的污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丹江口水库、主要河流的监控网络全覆盖,为水质保护装上了‘安全锁’。”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
一边治,一边护。完善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实现“河常治”;横向整合关联部门成立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对库周海拔172米以下近水域144个事项开展常态化综合执法行动。纵向建立跨省界河道“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有效预防和处理跨行政区域的涉河环境问题;地毯式整治针对河湖的“乱采、乱堆、乱建、乱占”四乱问题,开展“三污一净、打击河湖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组建5支共2000余人的水上清漂和岸上护水队伍,对库周区域进行全天候保洁,多管齐下“铁拳”治水,让水源地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目前,通过技防手段进行智能警戒及语音驱离的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智能警戒视频监控系统正有序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建设‘高分+北斗’实时智慧监控系统,以‘天上看、地面跑、水中探’相结合的方式,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高精度监管全县2820平方公里区域,实时排查水库风险隐患,用‘黑科技’助力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周大鹏说。
绿色发展,绿染万顷库区
走进马蹬镇双泉观国土绿化造林区,一排排一行行五角枫、山杏、山桃、火炬松、侧柏等染绿了山岗。
“这里原本是濒临丹江口水库的一个石漠化荒坡滩头,去冬今春,我们投资3696万元造林6192亩,昔日荒山变花园。”马蹬镇党委书记夏丹介绍。
双泉观,是水源区生态建设最直观的反映之一。
南水北调,持续靠生态。淅川县为此确立了“双九”战略:实施乡村振兴等“九大行动”,建设生态、富强、美丽等“九个淅川”,坚持不懈拓展绿色空间,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管护,全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筑牢水质安全防护屏障。
然而,这项战略的实施绝非易事。淅川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基础十分脆弱,石漠化面积达125万亩,其中重度石漠化55万亩,且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围,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威胁水质安全;万顷良田被淹没后,仅剩的57万亩薄岗坡地如何让72万百姓致富?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比翼齐飞?
“我们发出争创‘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等‘三面红旗’动员令,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通过一系列奖惩举措,推动高效生态产业快速发展,让丹江水越来越清澈,让乡亲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周大鹏表示。
九重镇引进南阳一拱农业发展公司,在“大邹庄”发展草莓、苕尖等大棚种植1000亩;盛湾镇引入福建盛客薯业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甘薯等订单农业6500亩,“小红薯”做成“大产业”;荆紫关镇庙沟村发展1200亩大樱桃、2000亩薄壳核桃、1300亩中药材……截至目前,共有50余家企业投资生态产业,30余万亩的大樱桃、软籽石榴、杏李等染绿库区,97.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惠及城乡,“香花”牌小辣椒、“丹江”牌淡水鱼等一大批渠首名优农产品畅销全国。
“与此同时,我们还创新多元融资、合同造林、专业队造林、市场化造林等机制,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淅川县县长王兴勇介绍,“高质量治理石漠化荒山38.2万亩,打造5000亩以上石漠化治理点15个;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湿地5000余亩;使丹江口库区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45.7%提升到6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我们要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把石漠化荒山变成花果山,真正实现水清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