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支部联支部战“疫”有力量联防联控战疫情三千多名“红马甲”奋战“疫”线图片新闻老人检测点晕倒 “大白”冲上前施救务工人员滞留小区 热心居民送来关爱朝阳村的“老三样”我省启动千年古村镇认定工作45条措施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乡村美景刷屏“朋友圈”图片新闻巡察组来了闹心事没了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5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13

朝阳村的“老三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孙雅琳

距西峡县城26公里的丹水镇有个朝阳村,村子不大,却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有430户1665口人,其中回、满、蒙、苗、侗等少数民族就有57户317口人。

更让人称奇的,还要属这“老三样”:老泉、老宅、老支书。

老支书名叫赵安华,2020年3月从西峡县发改委退休。不过,2019年10月他就当选了朝阳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好多朋友劝我不要回来,说你都60岁了,退休后歇歇多好。”赵安华说,“看到邻村的发展面貌,再看看朝阳村软弱涣散、穷困落后的局面,心里不是个滋味。”

既然决定回村,就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缺资金、缺产业,怎么办?

不久后的一天,南阳市的工作队来村里走访,赵安华端出白开水招呼大家。“人家问我这个水是哪里买的?水质干净,味道还有点甜。”赵安华笑着说,“我说这个水不是买的,是我们村子里一处泉眼里的水。”

赵安华记得小时候,村里人就是挑这个泉水吃,多少年来这个泉眼一直在汩汩地冒着清泉。

“既然有这资源,为啥不建个水厂呢?”赵安华一拍脑门。工作队走后,他立马组织村“两委”开会讨论,并且进行市场调研,最终敲定了纯净水这一产业。

4月30日,走进朝阳寨纯净水厂,生产车间就建在朝阳山南麓山脚下,干净整洁,布局科学,工序完备,无菌车间、自动化灌装系统、紫外线消毒室等各类设施齐全。

车间后面就是朝阳村的那眼老泉。“我们把泉眼取水区域全部进行了封闭硬化,确保水源安全。”赵安华说。

一旁的村干部刘琴接过话茬:“平时取水口都是落锁的,钥匙也是专人保管。”

朝阳村地处南水北调源头涵养区,也是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核心保护区。这眼山泉是纯天然岩层渗澄活性水,味道甘洌,送到权威专业机构检测,富含钙、镁、钠、钾、锶等天然矿物质,在常温下保质期可达一年之久。

当初产业确定后,村“两委”采取“党员带头、自愿入股、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筹集资金。赵安华个人入股1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沈保明带来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再加上村民按每股1000元入股的50万元,购买了山泉水处理主机、吹瓶机、大桶灌装机等设备。

2021年2月3日,朝阳寨纯净水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营业,年收益2万元,收入的一半按当年全村贫困人口差异化分配,群众非常满意。

“从去年到现在,县民族宗教局又协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补助资金36万元,帮助纯净水厂增建一口深295米的深水井,升级生产设备,第一批12万元已经到位,第二批24万元已经批下来,马上到位。我们准备拉长产业链条,生产瓶装水,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赵安华扳着指头算起账,“每桶水可以卖9块钱,水厂去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6万元。”

2021年,朝阳村还发展烟叶360余亩,村集体收入增加7.2万元。仅这两项,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8万元。

产业发展起来之后,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村道整修等工作也循序渐进。

在朝阳村杨南村民小组,一户村民的院墙上张贴着人居环境评比红黑榜。红黑榜的上半部,展示了环境整洁模范、庭院美化模范、热心公益模范、互帮互助模范等9个模范户的照片,下半部则展示的是环境脏乱差、庭院脏乱差、面貌形象差的落后户,“你看,这两户照片被偷偷撕掉了,他们也嫌丢人。”赵安华笑着说。

村民广场上几名老人闲坐唠嗑,一旁由炕烟房改造的“新地标”涂绘着农耕图,路边月季花姹紫嫣红。

沿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走,咱们去看看村里的‘老地标’。”在赵安华的指引下,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朝阳杨氏老宅出现在路的尽头。因年久失修,斑驳的老墙砖上雕刻的“福”“寿”字样依稀可见,房子的木制窗户保持着原貌,屋檐做工精细考究,门口的下马石还安放在老位置。

“原来杨姓大户弟兄三个,现在只剩下两进院、四座老房子,”赵安华说,他9岁那年随父亲迁居到朝阳村,在这座老房子里居住了7年,满是回忆和乡愁。他计划对这里和村里其他几户老宅子进行修整保护,尽量保持原貌,发展民俗旅游,为村里再探索一条致富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