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传统村落”“河南省特色旅游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些金字招牌都属于沁阳市盆窑村。作为中国四大黑陶生产基地,这里的村民世代制作黑陶,且因工艺精湛而名扬天下。
根据沁阳考古资料,在秦汉,沁阳北部山王庄镇、西万镇一带就有零散黑陶制作作坊。隋唐时期,沁阳市万善村人擅长制造黑陶,唐武德四年,王世充驻军怀州期间,万善黑陶成为军中的生活必需品。当时,陶匠多在村北红土坡上挖窑洞制陶,随着工匠人数增多,万善村逐渐成了盆窑村。明朝时,盆窑村的黑陶品种由原来的香具供案、陶瓮、陶盆等传统产品,发展为花盆、鱼盆、鱼缸、福鹿等新品。清朝末年,盆窑村“家家木轮转,户户窑冒烟”,烧制黑陶的人家发展到了一二百户,产品销至黄河中游地区的陕西、山西等地。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及马尼拉世界商品赛会中,盆窑黑陶受到英、法等国商人的高度赞扬,获得金奖,享誉海内外。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传统工艺品装点家庭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盆窑黑陶的制作技艺和文化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盆窑村的部分老陶工重拾旧业,陆续开发出黑陶鱼缸等系列陶制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村中一批年轻人在老陶工的影响下,经过村委会培训引导,相继投入到黑陶产业中来,千年的陶乡窑火再次被点燃。
2017年,盆窑村以村北遗存的古窑洞为核心,规划建设了黑陶小镇。该小镇占地55.72万平方米,从山水、人文、产业、设施、空间、环境六个方面展现以黑陶研学、文化休闲为主线的乡村旅游。
近几年来,黑陶小镇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先后整修窑洞17孔,建成3家窑洞制陶展示馆、黑陶博物馆、党建综合体验厅、黑陶小广场、古道牌楼及其基础设施。同时,黑陶小镇还围绕黑陶的生产、推广、传承以及农业活动进行了系列科普工作,成为焦作市科普教育基地,依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盆窑黑陶传习所”,初步建成供本地中小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研学基地。
目前,盆窑村正在积极组织创建AAA级旅游景区及省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千年陶乡将成为焦作市及河南省文化旅游新热点。
(本报记者郭明瑞通讯员赵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