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菇”事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县乡村全覆盖让乡村成为“诗和远方”杀虫不等虫开口从“麦娃”到“麦孙”社会化服务为粮食生产加上“保险杠”新麦价格“高开平走”预防小麦干热风擦亮党员这张名片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6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25

从“麦娃”到“麦孙”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李梦露赵家卉

我是一株“不育系”小麦,代号叫“46”,2021年冬天出生在邓州“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的大院里。

育种专家根据我们不同的性状特点给我们安排住房,高产稳产的、个高的或个矮的、抗病虫害的或抗盐碱地的都分别住在不同的小区。我住在46小区,小区的“麦民”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也有不少外国籍。

我们“不育系”小麦在杂交育种技术里非常珍贵,不像普通小麦那样都自花授粉、自己生娃;专家当媒人,让我们和其他品种的小麦联姻,要让我们生出具备双方优秀基因的娃。

今年4月扬花期时,我和离我有50米远的10761行的小麦结婚了,我们的“媒婆”叫高建刚,他把我对象摘下来,送进我特制的“小麦杂交授粉专用袋”洞房,我们这个小区,白花花的都是小麦洞房。

这种特殊的洞房是用羊皮纸材质做的,遇上大雨也不会变形,天晴了依旧是原来的模样。有了老公的花粉,我们生下了饱满的麦娃娃,麦娃的名字就在洞房外面的红标签上:“46×10761”。

虽然我们是“包办婚姻”,但只有这样,国家才更容易育出理想的小麦,很快我们就会有“麦孙”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