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朝
“老太太拾麦穗”是古今中外麦收的永远话题。
十八世纪中叶,法国画家米勒创作了一幅油画《拾穗者》,描绘法国农村小麦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捡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捡拾麦穗的是女人或者说是老太太。
作家莫言自称也有和母亲捡拾麦穗的经历。
米勒画中表现的拾穗翻译成豫西方言叫拾麦。
郑州已经退休的詹先生86岁的老娘一直生活在豫西农村,老娘身体硬朗,每年临近麦收,就找出来平常几乎不用的竹篮,准备去收割完了的麦地里拾麦。
詹先生说,前些年每到麦收时他就得回老家嚷老娘、哄老娘,说不能出去拾麦了,不然村里人都该说孩子不养活她了,老丢人。
老太太振振有词:“不偷不抢,拾俩麦,丢啥人!”
有一年老太太在本家孙子的地里拾麦,正在看着收割机收麦子的孙媳妇说:“奶,别拾了,热着了咋办!你想要麦了等会我给咱家送两袋。”
老太太说:“我不欠吃的,拾俩麦是回去喂鸡子;粮食结个籽儿不容易,丢地里可惜了!”
网上每年都有拾麦穗的新闻照片,主角基本都是老太太,拾麦穗好像一直是她们的偏爱。
詹先生手机里也存有老娘拾麦穗的照片:头上搭个毛巾,胳膊上挎个竹篮,竹篮里一篮子都是已经掐了麦秆的麦穗。
詹先生说,这两年他已经不劝老娘了,他盼着老娘年年能去地拾麦,最好能再拾三十、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