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的“村庄”美在哪?根植传统文化兴民宿“爱家乡,就要让它变得更好”西蓝花种出“致富花”帮村民治病又治贫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69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31

根植传统文化兴民宿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王侠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序发展民宿经济。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支点,目前我省民宿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对于拉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经营户求快求新,盲目模仿豪华酒店,“一刀切”地拔掉南瓜和丝瓜,代之以花卉、景观树。拆除石头房、石板路,代之以水泥路、钢筋水泥房,水系是相互仿的、树木是在一个地方买的,造成很多民宿看起来都一样,呈现统一化、模式化,失去原生态之美、乡土味道。

新时代如何建设乡村?如何赋予民宿以持久生命力,如何增强民宿市场竞争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体现特色。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全国最佳特色民宿云上院子,植根传统文化兴民宿,保留古村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召集老工匠重拾几乎断代的传统民间手艺,用一钉一锤,几年时间,在废墟上打造了一座纯手工版民宿,民宿也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它串联起上下游产业,增加了工作岗位,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复活了日渐凋敝和空心化的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和基石,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它让各地民宿产业有了精气神,不再千篇一律。传统文化体现在哪?乡村的山、水、田、林、路、古宅、古树等,无一不是乡村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人文逸事、民间传说故事等,皆是乡村人物文化的寄托;斗笠、水车、锄头等,俱是乡村独有的器物文化……

好的民宿,不是高大上,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要以“农”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在保留乡村原有建筑、乡村人文风貌的基础上的,修旧如旧,追回乡村之美,还村民一个诗意田园,还市民一个精神家园。民宿产业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才能有别于城市和其他乡村,产生独有魅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让陈列在中原大地上的传统文化遗产活起来,得到创新发展,历久弥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