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菜园村为家的驻村第一书记 何晓品在星光下奔跑流动摊贩不躲闪文明城市更温暖蟒川镇爱心助学情暖监测户在银行也能领取营业执照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81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17

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千零一夜--第一百三十八夜

在星光下奔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徐云峰

“即使没有早晨熬好的粥,没有夜晚留着的灯,你也要努力在星光下奔跑,因为你是孩子的榜样和支撑!”偶然在直播平台上浏览到的一个小视频,竟一下子直击心底最柔弱的部分,不禁感到酸楚,这是人到中年的宿命与担当。

其实,这也是我、我们这一大批驻村干部,甚或是全国56万驻村干部的真实写照:远离家小和熟悉的城市,散居乡野村落或山村小镇,在一个人的村部大院,与星光做伴、和暗夜相濡以沫。

村干部会开到深夜、早晨或是临近中午,你刚刚端起饭碗、有人却在厨房外排队等候;处理家长里短和邻里纠纷,你是大家长,需要你去深度参与、评判是非;天灾人祸和急难险重工作,需要你冲锋在前,担纲主心骨;经济项目和产业发展,需要你变身农业专家、运营高手,这些都是驻村生活与工作的常态。

作为驻村干部,是乡亲们眼里的亲人和主心骨,乡亲们在生活与生产中所遭遇的麻烦与困惑,都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奔跑。

我清楚记得,在刚驻村两三个月的一个晚上,8点多钟,刚想起身去厨房吃点东西,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推门而入,“徐书记这会有空吗?”我知道老人已经连续等了我三个晚上了,都因为我开干部会等原因,没能和我说上几句。我没有拒绝,从容坐下,耐心聆听她的“唠叨”:从家庭琐事到孩子身患重疾,从大病医保、低保覆盖到危房改造,有不平、有委屈、有愤懑,伤心处忍不住洒泪。从晚上8点多,一直说到10点半左右。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是村里的资深上访户,她所有的上访信息,其实都已全部给我表露:所谓上访,也就是这些应该给老百姓正常处理的日常村务,没有正常处理,有些与当事人利益攸关,有些有违公平、甚而以权谋私,老百姓所要求的不过是政策公平、信息公开、处理公正而已,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深入沟通,她了解了曾经不清楚的相关政策,也理解了村里工作的难处,她的难题随后也解决了--为她重病的孩子办理了慢性病医保和低保覆盖,她也就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同样的,几位资深上访户,后来也都全部息访撤诉,村里“信访村”的帽子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就“摘掉了”。

驻村第一年10月中旬,村里小麦出芽很好,却成片枯黄,蔓延有一二百亩地,乡亲们心急如焚,那一刻我也成了农业专家--第一时间和市农业农村局、河南农业大学专家联系,走进田间寻找原因、拟定整治方案:浇透水、施肥,并布置村干部现场督查处理。

驻村两年多,才知道所有的“乱村”“落后村”,都有一个基本的共性--经济落后,发展经济是唯一的出路。没有经济支撑,改善基础设施、培养干部、发展党员、扶贫济困,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昙花一现”。

2020年5月8日,我慕名带领村干部去考察大棚香菇种植项目,5月28日确定香菇种植立项、开始流转土地,12月中旬40个大棚拔地而起,到2022年种植规模达18万袋、产量40多万斤、预期产值将近200万元!建棚、喷淋配置、养袋、注水、摘菇、销售等,几十个环节,请进来走出去,以及无数次组团交流学习,硬是把我也逼成了香菇专家!最艰难的时刻,是土地流转了,却没有资金周转建棚、部分大棚租赁还没有完成,累计60多万元投入,近乎全是民间负债,第一茬香菇都开卖了,财政资金才拨付到位!种植户脸上的“大卖香菇数钱”时的笑容,是我唯一的安慰,尤其是今年的种植季。

今年以来,是驻村后最忙碌的时段,村干部们或忙于人居环境提升,既有上级部署,也有村里的“雨污水管网入地”扫尾工作;或忙于香菇大棚技术管理、香菇生产和销售;或忙于育肥羊场配套建设,以及乡镇布置的各项垂直工作,包括防疫、秸秆禁烧……还有不断引进的各个高效农业项目,太空桑种植、乌鸡养殖、高产饲料玉米、富硒超吨小麦,以及香菇烘干车间、小杂粮分装生产线、育肥羊场料库及其配套设备,更艰难的是各项目的资金支持!仅仅外部私人借款和投资,已经高达40多万元,各项目累计筹集资金100多万元。

我虽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经常是一个人去面对最艰难的场景!这是我驻村最常态化的感受,但我们不能停下奔跑的脚步,哪怕是迎着闪烁的星光!因为,我们肩负着乡亲们太多的希望与梦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