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增收科研先行“许烟卫士”小课堂开播了迁新店,咱有底气!图片新闻抗旱保烟促丰收烟田飘动志愿红汪坟村的种烟接力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8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28

汪坟村的种烟接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汪坟村发展烟叶40年,如今,全村耕地除了零星种植些小麦、辣椒等农作物外,其余全是种的烟叶。”6月23日,在烟田劳作的李勤学老人告诉笔者。

现年72岁的李勤学家住渑池县坡头乡汪坟村,他经历了汪坟村烟叶产业发展的“前世今生”,见证了一茬又一茬烟草人在汪坟村白纸泼墨绘就40年的产业蓝图。

老支书留下的话

汪坟村处于深山区,祖祖辈辈靠种植小麦、玉米两样农作物为生,缺衣少食,清贫的苦日子像日出日落一样恒定。啥时候能熬到头?汪坟村人一次次在心中呐喊。

1982年,时任汪坟村党支部书记的康石英带领几名村民出山考察烟叶,当年第一粒烟叶种子播撒在汪坟村肥沃的红土地,也播进了汪坟村群众的心田。

这一年,汪坟村烟农4户,种烟不足10亩,烟叶烤后由渑池县各乡级供销合作社代为收购,这几户烟农常常是赶着牛、拉着车在崎岖狭窄的山路行走几十公里才能到达烟叶交售点。

一季下来一算账,一亩烟叶收入高达一百四五十元,足足比种小麦、玉米多收近百元,汪坟村“炸开了锅”。

李勤学是当年汪坟村种烟第一人。据他回忆,当时他家一年的家庭收入满打满算也就二三百元。要是能种上几亩烟,还不富得流油?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汪坟村热闹得胜似过节。

老支书康石英组织召开群众会,细算产业收入账,挑灯夜战学习烟叶种植技术,跑遍青山规划烟田,苦心经营群众发展大计。

汪坟村沟深坡陡、山多地少,康石英盘算着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让巴掌大的地块铺展开来:以不占青山为原则,动员群众在原有地块边沿实施扩面筑田,让荒坡变良田,增加汪坟村的耕地面积。

“现在汪坟村耕地面积4500亩,人均3亩,近1/3是老支书那个年代带领群众开垦的土地。”现任村委委员、汪坟村第二代烟农康八周说。

有了充足的土地,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汪坟村种植烟叶的劲头更足了。

“咱汪坟村只有走种植烟叶这条路,才能摆脱苦日子。咱村若能种上千亩烟叶,那日子就好着呢!”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蓝图,老支书康石英的话犹在耳畔。

散枝开叶为青山着色

1984年,渑池县烟草公司成立,烟叶产业开始按计划组织生产、收购工作。

烤烟的醇香飘散在汪坟村的角角落落,在县烟草公司的推动下,汪坟村的种烟面积骤增。

1985年,渑池县烟草公司在汪坟村设立烟叶流动收购点,尽力兑现“定时定点,能收尽收”的服务承诺,实现了群众卖烟不出村。

1987年,渑池县烟草公司向汪坟村派驻工作服务队,仅有的3名队员走村入户宣传烟叶政策,下烟田传授生产技术,火热的劳动场面让汪坟村再次沸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化肥紧缺的年代,针对烟叶烟片薄、产量低的问题,工作服务队组织群众开展积土肥、攒牛粪,以此提升烟田肥力,提高烟叶产量。

“工作服务队解决了烟叶生产技术上的问题,烟叶产量由最初的六七十斤提高到120斤左右。”李勤学回忆说。

1993年,渑池县烟草公司在汪坟村设立烟叶收购点,喜庆的鞭炮声在汪坟村青山峡谷中久久回响。

散枝开叶。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10年间,汪坟村的种烟户从最初的4户发展到370余户,烟叶面积从不足10亩发展到800余亩,全村近七成农户端上了烟叶的“金饭碗”。

20世纪90年代,汪坟村依靠种烟有了建新房的资本和底气,一座座砖瓦房舍拔地而起,祖祖辈辈蜗居在石头垒砌起来的破房舍时代就此结束。

乘上“复兴号”快车

进入21世纪,汪坟村烟叶种植面积突破千亩。

“汪坟村村委干部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每届村委都把烟叶视为当家产业来抓。”康八周说。

像康八周一样的“烟二代”还有陆先涛、杜海勤、席永华、陈爱卫……他们接过父辈的“如椽大笔”,在汪坟村烟叶产业发展蓝图上挥毫泼墨。

“烟站生产员经常来村子里给俺们讲政策、教技术,他们都是好人呀!”李勤学说自己年老健忘,但对历任烟草公司领导和烟站站长、包村烟技员到汪坟村做的事却忘不掉。

2013年以来,更名后的渑池县烟草分公司在汪坟村修产业路、建密集式烤房,推广烟叶井窖式移栽、揭膜培土、豆浆灌根等生产技术。在政策支撑、科技驱动、深度指导的催化作用下,烟叶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汪坟村烟叶产业发展乘上了“复兴号”快车。

“2021年汪坟村烟叶收入512万元,今年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858亩,较去年增加638亩。未来,汪坟村有信心实现烟叶收入千万元。”康八周说。

40年初心不变,40年耕耘不辍。如今的汪坟村烟农不仅家家户户有轿车,绝大多数还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县城两套住房,两个儿子一人一套,冬季俺全家回县城居住。”笑起来的李勤学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日前,渑池县烟草分公司新一届党组就烟叶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坚持将烟叶产业布局、基础配套设施等资源要素向质量特色突出、生态条件优良等区域转移,以“二次创业”的精神推动烟叶产业由稳转增。

消息传来,汪坟村再次“炸开了锅”,接力绘就40年的烟叶产业蓝图将再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赵红朝席新超)

征稿啦

今年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成立40周年,为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发展信心,本版拟推出“我和烟草40年”专栏。有关征稿内容通知如下:

征稿主题:以“我和烟草40年”为主题,讲述个人、集体与河南烟草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故事。稿件可结合单位、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展现40年间的变化;可结合自身,提供缩影式、形象化的故事;可结合岗位,表述令人欣慰的发展;也可结合生活,反映家庭的变迁等。

征稿对象:全省烟草系统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职工,烟农、卷烟零售客户。

征稿要求:1.主题突出,导向正确,材料真实,故事感人。

2.题目自拟,文字作品1000字以内,配图要求文图相符。图片拍摄技术运用得当,感染力强;除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外,老照片、翻拍照片、彩色扫描件图片均可,尽量提供原版或高质量版本,JPG或TIFF格式均可;照片附带文字说明,准确描述素材内容的时间节点、人物、事件等。

征稿时间: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1月30日止。

投稿方式:所有来稿均以电子稿形式,发至邮箱ncbxdyc@126.com,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