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卖菜时,我们在卖什么”国内首台火电机组增加调相 功能改造示范工程并网运行图片新闻图片新闻河南平均每户2.86人郑州家庭户最年轻驻马店李彬放弃40万年薪返乡当农民嵩县夯实集体经济“家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推动汤阴产业升级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9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30

嵩县夯实集体经济“家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接第一版)

6月18日,在陆浑镇陆浑村供销社乡愁博物馆内,老房子、老物件,塑料凉鞋、洋火、粮票、布票、黑白电视机、收音机、拖拉机……这些带着计划经济时代“消费记忆”的展品,摆满了“货架”。

陆浑村依据悠久的陆浑戎历史文化,实施遗址保护和古村落提升改造,先后引进并建成了河南省首家乡愁供销社博物馆、任红霞现代彩墨画、杨金婷烙画、陆浑博物馆等一批文旅设施,成功打造陆浑故城,于2021年成功创建3A级乡村游景区。

借力借势借智,陆浑村引入“中华风”乡村运营团队,推出沉浸式旅游项目,开发文创产品、文创体验等业态,规划小规模研学线路,举办古装漫游打卡、摄影大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进行线下推介。

截至目前,陆浑村通过乡村运营新增经营户21户,周末游客达2000人以上,节假日期间,游客日突破5000人,新业态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去年村集体收入6.5万元,今年预计突破40万元。”陆浑村党支部书记任灵宝说,区别于以往政府单一投入的建设模式,如今,美丽乡村打造都以运营理念为前提。

书记工程:杠杆撬动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前提。”宗玉红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这是个系统工程。因此,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来抓,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核心抓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县域,嵩县提出,全面实施农业产业、电子商务双“十百千万”工程。

以省级中药材示范园为依托,打造10个特色农产品基地、100个乡村运营商和乡村工匠、1000个职业农民、10000个技术农民,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

以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为依托,推进嵩县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中心和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10个电商品牌、100个带货网红、1000个网络主播、10000家电商店铺,大力培育“直播经济”等消费新模式,叫响嵩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壮大集体经济。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为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嵩县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类项目资金达2.2亿元。

“预计今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全部达10万元以上。”嵩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书森说。

政府的“有为之手”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站在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的潮头浪尖,嵩县精准发力,一批特色亮点镇村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九皋镇是全国最大的皂角种植基地,通过引进乡贤,建成了皂刺交易产业园,探索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牵头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对接龙头企业集中规模经营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集体有收益、企业有效益、农户有钱赚的利益联结,2021年实现皂刺交易量2000吨,实现产值四亿元,真正叫响了中国皂角之乡。

九皋镇宋王坪村,发展红薯特色产业,以“集体经济+合作社”形式,规模化种植红薯500亩。建设红薯深加工车间、红薯工厂化育苗大棚22座8000平方米,年可培育新品种红薯苗1000余万株,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余元,户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综合年收入突破3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和脱贫户增收双赢的良好效果。

田湖镇屏风庄村,成立了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乡贤能人带领群众发展肉鸽养殖产业。目前已发展养鸽大棚8个,存栏2万余只鸽子,月销售鸽蛋12万枚,远销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市场供不应求。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

黄庄乡三合村,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打造远近闻名的“手绘小镇”。2017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村民户均年增收8400余元,村集体收入从空白跃升到年均20万元。

饭坡镇沙坡村,利用村集体资源,发展多种产业类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和“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生态绿化造林、林下种养、乡村旅游,建立了企业、村集体、群众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万元。

车村镇孙店村,有地没钱。该村与相邻的接官亭、拜石、佛坪、牛庄等村抱团发展,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发展香菇种植产业。目前孙店村相关产业基地已建成投产,年产食用菌800万袋,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香菇种植基地,而孙店村利用香菇大棚出租及种植,年集体经济收入达9万余元。

…………

扬帆恰遇东风来,顺势发展正当时。短短两年,嵩县新型集体经济从依赖上级资金“输血”,到盘活激发“沉睡”的集体资源资产增强内生动力,获得了“造血”功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百花齐放的跨越发展。

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致富民共富。

“集体空,没人听;集体有,跟着走!村集体有了钱,能办的事情也多了,小到慰问走访、文化活动,大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得到空前加强!”王丙申说。

伏牛山下,陆浑湖边,土地盘活了,资本进来了,项目落地了,人才回流了,腰包鼓起来了,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殷实了……截至5月底,嵩县322个行政村(社区),100%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达10万元以上收入的有232个行政村,占比72.5%。

“今年,嵩县所有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要达10万元以上!”宗玉红说,嵩县有信心,也有实力!

放眼“湖山圣域”嵩县,在探索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嵩县拉高标杆、因地制宜,正凝聚起强大的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山高为嵩,足各为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