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韩功勋张广起
炎炎夏日,庄稼人常说“十天一大旱,五天一小旱”。7月9日,周口市淮阳区迎来了入夏以来的第二场降雨,“五天一小旱”的旱情得到缓解。
天放晴后,柳湖街道李集村的建军来到玉米地里,准备给玉米追肥,这是当务之急。“夏季的小麦、秋季的玉米,对于咱种地的人来说再亲切不过。”建军说,“眼前这片玉米是麦收后趁着墒情好播下的。”
建军姓侯,认识他的人都喊他老侯,总结起来,有几个关键词可以形容他:羊、田、驼背。羊,指的是养羊专业户,虽然只有二十来只;田,土里刨食的庄稼汉;驼背,天生背了一个厚厚的肉瘤,远看像是驼背。
建军是庄稼地里的老把式,村里的大人小孩没有不认得他的:他这个厚厚的肉瘤着实打眼,何况手里每回都牵着小羊。芒种这天,建军上了街,手里没有牵羊,而是驾着一辆加长的平板三轮车。包村干部兼防火工作队队员陈文畅一大早就在村头等着了,他们约好当天要把麦秸拉走。
眼下,陈文畅和建军的心里都是舒坦的。可认真说起来,当初的心可是悬着呢!去年小麦晚播,眼看进入腊月,麦子分蘖还不尽如人意,建军愁坏了。在陈文畅的穿针引线下,区里的农业专家直奔地头指导,羊粪、氮素化肥,加上冬季灌溉、中耕除草等,一套组合拳下来,今年春天就见了转机,麦子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建军喜不自禁。接下来,拔节期“一喷三防”,抽穗期再次灌溉,一个环节都没省。到了灌浆期,十来亩地的麦子穗粒数和千粒重比往年好得多。收割机过后,麦子堆在油布上,小山似的,金灿灿的一片。
“余粮留得足足的,麦价一块五,历史新高。”数着红票子,建军合不拢嘴,“一亩地合1200斤!”麦收后,建军和陈文畅蹲在田间,一人抓取一把麦秸秆,“这也是‘农产品’!”趁着天晴好,俩人商量着赶紧拉走垛起来,等打碎了喂羊。建军利用农闲,把堆放成垛的麦秸秆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用塑料薄膜密封,以尿素为氮源进行简单窖藏,之后给羊当饲料。
到了年底,建军还有另一个收获。这个时候羊齐刷刷地贴上了膘,肉质没的说,十里八村来买羊的不少是回头客。对着羊圈里的小羊,建军算起另外一笔账:卖掉十只公羊,有两万多元,十只母羊还能再产二十来只小羊羔……一年下来,五六万元的纯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咱这真是实打实的小康!”掩映在玉米地里的驼背建军说完,挺直了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