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立许金安冯立培赵明辰
“树高千尺总有根,人走天涯莫忘本!”
在嵩县,有这样一个人,因讨生活走出大山,奋斗20年积蓄一定资本后,放弃城市安逸生活,重返家乡,倾其所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以一己之力帮扶乡邻,为大山披上了绿装,让安静的小村有了灵动。
他就是闫庄镇顶心坡村返乡创业青年李令森,一个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把心留在大山的人。
事业有成上门女婿要“回家”
“顶心坡,穷山窝,山高路陡石头多。上坡顶住心,下坡打错脚,一步不小心,跌倒命难活。”顶心坡的顺口溜,在嵩县流传了几十年。
顺口溜是顶心坡过去落后、贫穷的真实写照。
从小学开始,周末假日放牛、割草成为李令森的日常。“山高、路远、贫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近日,回忆起过去,李令森说,年少的他一心想走出大山。
初中毕业,结束两年的“牛郎”生活后,18岁的李令森到偃师一家屠宰场当学徒。杀牛卖肉,做事勤快,李令森深得老板喜欢。一年后,他被推荐到摩托车厂上班,不久成为师傅的女婿,落户偃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偃师乡镇企业发达,城建步伐加快。他从安置房的“看管”做起,后来逐渐尝试承包工程,从老家一批批地带人干建筑。“2011年年底,我提着50多万元现金到村里分发。”李令森说。
诚实守信,李令森的业务越做越大,最多时承包了5个工地,从嵩县带出去的建筑工人有400多人。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但家乡还是“一穷二白”,一定要为老家做点什么。2017年3月,他收缩业务,“撇下”妻子和一双儿女,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家”。
战天斗地敢叫荒山披新绿
顶心坡村距镇区30多里,交通不便,1000多口人的村子常住人口仅200多人。老弱妇孺,基本没有劳动能力。
土地撂荒,大山空寂,但金灿灿的野生连翘让李令森看到了希望。
说干就干。当年,他流转荒山400亩,动用挖掘机,在坚硬的沙石坡上一点点地凿、一点点地挖。2018年4月,成立森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支付地租10万多元,90多户贫困家庭“旱涝保收”。
三年间,李令森投资440余万元,栽种连翘2600余亩,花椒、沙梨王、樱桃等400余亩。贫瘠的荒山有了“花果山”的雏形。
在李令森的心里,张甲娃是他学习的榜样。
张甲娃,顶心坡人,曾任村干部、信贷员、信用社主任等职,有“全国现行信用社体制奠基人”之称。每当群众遇到困难,他总会“雪中送炭”。1969年,全国金融系统掀起了学习张甲娃的热潮。张甲娃连续五年出席全国劳模代表大会,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典型就在身边。“时代不同,但‘扎根基层、爱岗敬业、贴心爱民’的‘甲娃精神’不能丢!”村子的一处山坳里,造型优美的梯田就是张甲娃在任时组织修建的,李令森说,“那块儿地我特意‘争取过来’,准备将‘甲娃精神’的标语牌安放在醒目位置,组织画家、摄影师写生、拍摄,让更多人认识‘甲娃’,了解村子。”
重拾旧梦 小黄牛成就大产业
“2020年春季,投入开始有了回报,2600亩连翘零星开花!”李令森说,干农业需要的是情怀,只要能让家乡的几座大山绿起来美起来,让老乡们有事干,比啥都强!
李令森的坚持,嵩县政协的包村工作队队员也看在眼里:“闫庄镇是传统黄牛养殖大镇,黄牛交易市场闻名豫西。山上空气好,远离村民居住区,便于防疫,可以养牛!”
李令森从小放牛,知道牛的秉性,后来杀牛卖肉,牛被李令森“拿捏得死死的”。
2020年3月,李令森修路准备建牛场,周边不少村听说后,纷纷抛来“橄榄枝”,但都被拒绝,“建在外村,我回来还有啥意义?”
牛场建成后,他先养了60头母牛。去年,又改养育肥肉牛,80余头小牛犊均来自附近乡镇,每头以高于市场价一千元左右的价格从散养户手里收购。在散养户眼里,顶心坡、李令森分别有了“牛角坡”“牛司令”的别称。
李令森说,牛场在发展过程中,嵩县政协、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局帮忙协调打水井、介绍对接市场、推广农业技术、送医送药上门等;当地农业银行也积极提供信用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去年,牛场出栏60多头牛,李令森赢利100万元,弥补了连翘、花椒等前期投入。
送戏进村、慰问贫困户,多年来李令森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达8万余元,先后被表彰为“优秀乡贤”“产业带头人”等。
李令森说,他准备再建3个牛场,争取存栏300头,试养西门塔尔牛,培育肉牛新品种,尝试发展连翘、牛肉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把顶心坡建设成为“安乐窝”“百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