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蒋金锋 让秸秆上演“变形记”植保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数字技术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高标准农田建设兴农富农牵牢产业“牛鼻子”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高温干旱天气果园如何浇水科企联合攻关 打赢种业翻身仗图片新闻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18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8-09

高标准农田建设兴农富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南阳红泥湾农技推广区域站 马振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南阳市宛城区是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市、区)之一,耕地面积69.7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56万亩。近年来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护、高效益利用”的工作要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精心实施。2014年以来连续8次被省、市人民政府评为“高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县区”,2020年荣获全市“两藏两优”擂台赛金奖。

为了改变过去种地天旱靠等雨,排涝靠雨停,连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南阳宛城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全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工程,摆到年度工作重要位置。

2011年以来投入资金近7亿元,新修田间道路493.28公里,新打机井7138眼,铺设地埋管道1697.36公里,开挖疏浚沟渠2314.24公里,架设农田输配电线路2222.6公里,项目区基本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建设标准,实现了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五网”配套,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良种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的覆盖率均达到100%,年亩产粮食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后,2019年比项目实施前新增粮食产量7318.2万公斤,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19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36元。

以2021年为例:小麦作为宛城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防控好以赤霉病为重点的小麦穗期病虫害,是保障粮食品质、夏粮丰收的关键措施之一。宛城区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从组织、宣传、监管三处着力,科学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力争把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小麦增产增收。

技术人员去年深入大田开展田间调查229次,发布病虫情报12期,其中关于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情报8期,为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今年以来共召开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会22次、现场会15次,培训4.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8万份,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两病”防控水平。

2022年,宛城区小麦迎来了历史上产量和质量最高的丰收季。得益于品种优势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另外天气给力,今年小麦大丰收,每亩产量基本达到1400斤,收购价格也高,每亩能比往年多500~600元收益。种粮大户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使粮食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力地保证了粮食安全。红泥湾农技推广区域站,本着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全体技术人员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红泥湾区域站连年被省、市授予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区域站,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五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