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铺就返乡路“驻村工作队送来了免费农药”“俺村环境越来越好了”汝州警方重复警情化解率100%共度浪漫七夕  传承传统文化夏店镇8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无偿献血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21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8-12

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千零一夜--第147夜

产业铺就返乡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徐云峰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进入新常态,到扛住经贸摩擦,中国经济走过了艰辛的十年,GDP总量增长了一倍以上。

但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影响,还是波及了我所在的这个小山村。两年来,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多了起来。

“徐书记,村里有啥好项目,让我们也参与参与呗!让我上山养牛也中!”“给我弄块地呗,让我回去搞个纺织加工车间。”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参与项目可以,但让我弄一块地,着实困难很大,因为我的占地18亩的育肥羊场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审批,就历时了将近半年时间。

其实,从脱贫攻坚、小康社会建设到乡村振兴,唯一的着力点就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返乡人员创业致富、就业增收,庙湾村概莫能外。

增收有项目

两年多来,庙湾村先后推动大棚香菇种植、育肥羊养殖、乌鸡养殖、太空桑种植和超吨富硒小麦、高能玉米、高产小米等高效农业项目,以及柿子醋等土特产规模销售,党员、干部带头参与,重点扶持在家劳动力和务工返乡人员参与项目,着力打造返乡创业就业平台,鼓励返乡创业、就业。

以育肥羊项目为例,村里实施“统一规划建设圈舍、统一购买羊羔、统一喂养技术管理、统一购买草料物资、统一销售成品羊”模式,村集体合作社兜底投资损失风险,让返乡人员无风险投入,带动增收。4月,首批入栏700只育肥羊,吸纳10名返乡人员,以家庭为单位累计投资50多万元参与项目,目前羊群长势良好,计划9月底出栏,预期投资回报率不低于20%。

以榆钱、洋槐花、柿子醋、花生、花椒、蜂蜜、粉条、柴鸡、柴鸡蛋、香菇、小磨面粉、玉米糁、小麦仁等为主的土特产规模销售,从家门口收购到车间分装、包装、运输等,几乎涵盖了全村一半以上的家庭户,两年来累计销售10000多件,销售额120多万元,增收效应明

显。

就业有岗位

村里鼓励返乡人员,到村集体发起的经济项目就业增收。以40个香菇大棚项目为例,保鲜冷库、烘干车间和分装生产线、仓储库等配套设施齐全,香菇种植规模达20万袋,年产值近200万元,已逐步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累计吸引10名返乡劳动力承包大棚,带动近百名务工人员灵活就业,成效明显。

另外,村里的钢结构厂房、羊场圈舍、防水墙、雨污管网、道路硬化与修复等配套建设,以及卫生保洁、禁烧、防汛、幼儿园安全等,鼓励返乡人员和监测户一样,积极参与灵活就业促进增收。仅今年上半年,就推动近30人参与上述项目就业,累计增收不低于20万元。

创业有扶持

村里通过经济项目调研论证会、第一书记专题讲座、公开党课、专题学习等方式,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培训提升返乡人员综合素养,增强返乡人员对村里产业发展的了解;针对返乡创业人员,我先后协调当地四家银行机构,为村里提供创业项目扶持贷款近200万元,村里的香菇大棚种植、育肥羊养殖、乌鸡养殖等项目,都有项目扶持贷款的资金。

以返乡人员邢喜超为例,今年承包12个香菇大棚,村里协调贷款扶持10万元,种植了4万袋香菇,上半年2茬香菇已经收回投资,秋后出菇毛利润预期不低于10万元,虽然辛苦一些,但项目创业收入并不比外出务工收入低。

庙湾村孵化落地9个经济项目,累计使用财政资金15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近200万元,外部企业投入、村集体和返乡创业村民自筹资金近2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可支配收入30多万元,预计2022年度各项目总产值将达1000万元。

目前,各类项目已经覆盖全村2/3以上的家庭户,覆盖家庭人口近1000人,返乡人员全部实现就地创业就业,庙湾村在经济项目谋划和主导产业培育上,已经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强村富民”和“返乡创业就业示范发展”路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