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能把一切看透,其实很不容易,因为要具备年龄、眼界、胸襟、阅历、经验、积累等等这些看似平常却处处透露着不平常的基本素质。
因为我们的卑微与平凡,注定与很多人或事与自己无关时,不经意间开始变得沉默。当我们每一个人开始变得沉默时,肯定不是已经变得孤傲和冷漠,而是越来越看清了生活中的某些真相……有些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化解,化解不必要的纷争,而多嘴多舌只会让生活陷入一地鸡毛。
据说,人的眼睛有5.76亿像素,却终究很难看懂人心。
生命,从广义来说,它包罗万象;从狭义来说,其实就是生活。这一生中,我们会遇见很多很多的人,也会有很多的人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不再出现。我们一边得到,一边失去,同时也在得失之间不断看远、看透、看淡。
年少轻狂时,我们都曾骄傲地不向任何压迫低头,直到后来,我们终于学会了察言观色面对不同的狗。以前是不懂装懂,现在只是想啥都不懂。沉默的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可咸可甜,可以呆萌可爱,也可以凌厉狠辣。
我们平凡地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同别人看不惯我们。有些事情看透不说透,自己心里明白就好;有些事情说得太清楚,会很尴尬;但有些原则,是必须坚持的。这个度,需要自己去把握。这里有一种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默契。
与其多个心,不如少根筋。看透,并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保全自己,只有在自己力量和智慧达不到的时候才去韬光养晦,一旦自己的力量能达到的时候,就会毫不畏惧去担当使命。换句话说,我们不是“愚不可及”,而是以“致良知”的能量心向光明,凭着良知中的大是大非去做事。这就是“其知不可及也”。
看透了,就是可以笑着讲述那些曾让人哭到崩溃的瞬间。这是一个人可以到达臻于至境的必经之路。推开自己喜欢的东西,叫成长。别拿一些不靠四六的东西当人生,谁也不是天生的废物。所以要藏好自己的软弱,世间大雨滂沱,万物苟且而活,没有人想为我们背负更多。
有道是:“小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年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叫颜值要高,脾气要好,原则要牢。
山水依旧,自在人心。我们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都在经历着这人生的三重境界。况且,我们每个人都有阴暗面、虚伪面,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对不同的生活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喜欢就向往,不喜就陌路。
生活,不是想要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拼搏多年,征战沙场,披荆斩棘,到最后,我们谁不在向往努力成为一个浑身充满铜臭味的大俗人。
好奇害死猫。保持沉默,很多时候是让人不解的,甚至是反感的,会让人感觉孤僻生硬,拒人千里。但我们更清楚,有些话对不一定理解的人,说了也是白说,有些事甚至是越描越黑。所以别把“心直口快”当优点,要考虑自己的“口快”是不是会伤害别人。当别人口快时,自己能不能愉悦地欣然接受。
人生最大的自信,就是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就像照合影相时,为了显脸小往后躲的自己;就像微信聊天,当别人发微笑时,又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就说你笑得真好看。
所谓渡人,亦是渡己。
累了,就抬抬头,看看天空的太阳,给自己的心一个舒适、温暖的拥抱。看透了,让心地多些善良,让生活少些虚伪;做正确的事,让人生多些风采,让命运少些无奈。对酒当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就是人间最好的修行。看透了,就会发现,自己的世界云卷云舒,一片澄净。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看透,不是看透世界,而是看透自己。
(作者系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