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谢辛凌)9月15日,在沈丘县周营镇谢营村的一块订单玉米基地里,已经成熟的玉米棒沉甸甸地挂在玉米秆上,两台机械缓缓前行,一排排玉米秸秆被吸入机器内。随着机器转动,一个个褪去“外衣”的玉米棒子进入储粮舱,秸秆经机器粉碎后被均匀地抛撒在田间。整个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过程一气呵成。
“以前是人工掰棒子、砍秸秆运秸秆,既费时又费力,几亩地的活得忙活好几天。”坐在农用车上等待农机卸玉米棒子的村民郭玉梅说,“去年家里4亩玉米秸秆还田,满打满算每亩少施化肥20公斤左右,节约成本50多元,粮食亩产增加了50公斤。”
近年来,该镇通过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一条龙”作业,有效解决了多年来焚烧秸秆这一既污染环境又破坏土壤结构的“老大难”问题,实现了秸秆“零焚烧”,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多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