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上旬,汝州市农业农村局组建普查队赴当地两山地区,开展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
根据省、平顶山市统一安排部署,汝州市计划在2023年年底前摸清全市食用菌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经济价值与利用前景,建立完善的资源普查、收集、菌种保藏、标本保存、评价鉴定、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食用菌资源数据档案,发布各类食用菌种质资源名录。
本次普查对象主要是野生的食药用菌,重点围绕野生菌品种种类、数量、来源和保护利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普查,共发现野生菌种质资源标本50余份,其中在寄料镇九峰山、焦村镇紫云山采集到药用真菌灵芝、云芝、白耙齿菌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汝河国家湿地公园采集到大青褶伞,灰鳞环柄菇等剧毒蘑菇,如不慎食用严重可致死;在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河岸柳树上发现较多粗毛纤孔菌,此种菌类可造成木材白腐腐朽,是下一步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刘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