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李霞赵春营
11月4日,孟州市化工镇云水村付书营一家正在采收中药材防风,一片片绿油油的防风叶随风摇曳,不远处,滔滔黄河水奔流而过。
“2000年5月,我跟随父母从新安老家移民到孟州,刚来的时候除了政府给我们盖的安置村外,茫茫黄河滩一片荒凉,心也像断了根的浮萍没着没落,那年我26岁。”回忆往事,付书营的眼睛里闪着泪光,谈及现在,笑容又溢满脸颊,“一眨眼20多年过去了,俺村学校、医院、幸福院和文化广场、小游园、超市应有尽有。我们全家已经成了地道的孟州人,我们热爱这片热土,热爱我的新家园!”
付书营只是孟州市3.34万小浪底移民的其中一个,他所在的云水村,也只是洛阳市新安县19个安置在孟州的移民村之一。沿着黄河北岸,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3公里,占地3333.33公顷的黄河滩地就是孟州市移民安置区。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小浪底水库建设的一声炮响,孟州市分别于1995年、1998年、2006年迎来了9516户、3.34万移民,占全省小浪底水库移民总数的40%。
为了让移民群众住得好,孟州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力。近年来,累计投资520万元,对移民村道路进行高标准硬化绿化,打饮水井5眼、浇灌机井20眼,修复供、排水设施15处,铺设供水管道30万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00余盏,做到路畅、灯亮、生产生活用水有保障。该市又先后投资500万元,修缮配套移民小学、移民中学,村村建成多功能文化广场、休闲游园、体育健身角。2018年,该市投资1000万元,对全长20公里的吉祥大道进行高标准美化、亮化、绿化,使其如同珍珠项链般串起了沿途19个移民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移民群众开眼界、转观念、提素质,孟州市组织带领移民村干部群众先后到山东、郑州、洛阳等地现代农业园区参观学习,同时与河南农科院、河南农大建成联建友好单位,在寺上、石井等村建成科技培训中心,对移民进行特色农业、“互联网+农业”培训,增强了移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和信心。
该市积极探索具有沿黄滩区特色的生产开发新模式,通过统筹规划、项目引领、土地流转等方式,以“合作社+产业+农户”形式,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综合农业。围绕“四好农村路”而布局的中药材、食用菌、小杂果、韭菜等五大农业产业,使这里的农业真正成了有奔头的富民产业,移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民。
如何让广大移民从文化上、思想上、感情上真正融入孟州?该市以抓“党建文化”为引领,以充分挖掘移民原乡文化为载体,树立乡风文明,凝聚党心民心。
该市投资200多万元,在横山、西沃、梁庄等村建成了“党建主题公园”、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期组织村民学习党的政策理论,进行文明实践,重温故土情怀。
各移民村还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每年评选“五好家庭”“孝贤媳妇”“好婆婆”,成立爱心基金会,每个月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爱心饺子宴”。
孟州市移民群众、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伟说:“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我们孟州人信心百倍、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