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文旅体+”赋能乡村振兴郏县 “头雁”竞飞激发产业活力图片新闻汝阳县连线成面建设宜居乡村罗山县整合资源推动全域旅游全省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渔农循环种养擦亮生态发展底色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微菜园”盘活闲置地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92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13

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渔农循环种养擦亮生态发展底色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吴向辉通讯员卫伊果)挖藕、挑拣、装车……12月7日,在中牟县官渡镇西吴村的郑州市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示范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莲藕丰收景象。一根根新鲜的莲藕,经分拣装车后,将很快运往市场进行销售。

“今年莲藕亩产约3000公斤,市场价每公斤5块钱,仅此一项亩收入在1.5万元左右,再加上养殖的罗非鱼、鲈鱼和丁桂鱼,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公司经理兴奋地说。

据介绍,该基地养殖面积150亩,种植面积170亩,通过“高效渔农循环种养技术”,不仅提高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品质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利用了养殖尾水种植水稻和莲藕,大幅度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实现了在节水基础上的水产养殖与种植的双丰收。

“高效渔农循环种养技术”是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近年来在全省示范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科学规划了水产养殖和种植的面积占比,在追求养殖业优质高效的同时,将养殖生产的废弃物通过生态处理用于种植业,形成种养循环,促进了种养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该公司种养技术顾问、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三门峡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徐文彦介绍,“高效渔农循环种养技术”通过建设高位锥形鱼池,使单位养殖产量提高了5~10倍,采用“稻渔”“莲渔”综合种养模式,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含氮、磷的养殖尾水通过生态处理后用于水稻和莲藕种植,可减少化肥使用量60%~ 70%,减少农药施用量70%~90%,比传统池塘养殖方式节水50%~ 60%。该技术既为食品安全和保护环境提供了有效保障,还能节约大量的水、土地、能源。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针对我省水产业发展现状,凝聚专家团队科研力量,不断探索推广生态种养技术,为推动我省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