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林长制力促“林长治”乡贤回归赋能乡村振兴沉睡撂荒地蝶变致富田安阳持续发力打造和美乡村我省下达11.4亿元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两部门联手整治农民工不再“忧薪”图片新闻让农村“一时美”变成“一直美”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9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19

太康县

沉睡撂荒地蝶变致富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青俊苏斌王亚帆)11月17日上午,在太康县清集镇将军营村梦里田园农牧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紫红色的火龙果挂满枝头,20多名游客正在大棚内挑选采摘。前来回访的太康县纪委监委干部看着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烟囱高耸、垃圾遍地的废弃砖瓦窑厂。“当时,这里到处是垃圾,气味刺鼻,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难点。”太康县副县长、清集镇党委书记葛涛说。

类似情况在其他乡镇也不同程度存在。“以前村边废荒地、残次林地、废旧宅基地等,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土地撂荒,我们看着都心痛啊!”回忆起以前,符草楼镇党委副书记刘艳红摇着头说。

2018年,太康县纪委监委联合各乡镇党委共同研究出解决废荒地复耕复种的办法:地面平整、回填新土、打井修路。经过土地综合整治,一些废荒地变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优质农田。

几年前,黄志海在广东等地务工,掌握了一手火龙果种植技术。2019年黄志海返乡后,流转了清集镇整理出来的数百亩“良田”,建起了120亩的火龙果温室大棚。由于黄志海种的火龙果味道清甜,口感嫩滑,一经上市便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当年,他每亩收入达到5万元。

后来,黄志海把火龙果种植规模扩大到260亩。在他的带动下,周边80余户村民参与火龙果种植,31名脱贫户在大棚务工,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17日下午,记者走进符草楼镇谢堂村,村民吴建功正在村头一块田地里整理蔬菜大棚。吴建功说,原来这里是一片废荒地,几年前,镇里对其整理改造后,他承包了3亩,在上面建造了两个大棚种植蔬菜。“每年收入2万多元,废荒地变成‘致富田’。”吴建功乐得眉开眼笑。

据刘艳红介绍,在县纪委监委的督促下,截至目前,该镇已整理出村边废荒地、残次林地、废旧宅基地等各类土地386.2亩。

近年来,太康县纪委监委把废荒地、撂荒地治理纳入监督重点,采取“监督巡察+整改+回头看+再监督”的模式,对发现的乱占耕地及土地废荒现象进行现场交办,并督促整改。在县纪委监委的督促下,各乡镇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极对村头废荒地、闲置耕地、废旧宅基地等进行整理复垦,截至目前,已整理各类废荒地、撂荒地6000多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