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图片新闻淮滨县王店乡大田托管让农民当上甩手掌柜让蔬菜无土栽培“落地生根”提升品质高质量发展小西瓜产业多元主体推进种养结合 绿色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97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20

提升品质高质量发展小西瓜产业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设施西甜瓜课题组组长徐志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张莹

近年来,设施小西瓜因早熟性好、品质优、瓜个小巧符合现代家庭消费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我省是小西瓜生产优势产区,怎样提升品质,推动小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13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设施西甜瓜课题组组长、河南西甜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徐志红。

记者:我省小西瓜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怎样?

徐志红:在产地及规模上,我省周口西华、郑州中牟、洛阳孟津、漯河源汇四地为集中产区,其他的地方是零星种植。总的面积估计在5万亩左右,其中西华3万亩,中牟、孟津3000~5000亩,漯河约有1万亩,以全美2K为主栽品种,其他品种有京颖、众天红、美颜、彩虹瓜之宝、华晶等特色品种。从产量和效益来讲,小西瓜平均亩产5000~ 8000斤,每斤价格从2.5元至10元不等,绝大部分的价格是3.5元。平均亩收入在1.2万元到1.8万元之间。

记者:制约我省小西瓜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徐志红:制约我省小西瓜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品牌,品牌建设进展缓慢,更缺乏龙头企业的知名品牌,由于缺乏品牌,小西瓜质量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外销到其他地区,也直接影响瓜农的经济效益。

我省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仍是主要形式,市场观念还比发达地区要欠缺一些,小家庭的生产方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欠发达,还需进一步发展。

记者:小西瓜品牌缺乏的瓶颈怎样解决?

徐志红:缺乏品牌难以实现优质优价,不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不易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市场,最终影响到销售及经济效益。可增加地方科技服务,搭建一些市场平台,比如在西华、中牟等地建立西瓜批发市场。以召开产品发布会的形式等,吸引省内外知名果品企业。我省要为创立品牌的本地企业提供支持,在产区建立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栽培模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开阔视野,改变观念。在一些特色产区或者城市近郊,选择以品质为第一目标的小西瓜品种。

记者:种植户怎样选择优质小西瓜新品种?

徐志红:品种要多样化,既有引领市场的高端品牌,又有服务比较大众化口感的品种。规模较大的产区,发展较耐储运的品种,比如2K类型;在一些特色产区或者城市近郊,选择以品质为第一目标的品种,具体就是优质、风味、特色的新品种,比如说黄色系列、彩虹色系列、红肉系列,不同的品种会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市场。种一类品种,市场就有限了,品种类型多了的话,更容易吸引到更多优质的客商过来,目前彩虹系列果肉的小西瓜最受市场欢迎,代表品种是美颜和彩虹瓜之宝。

记者:美颜小西瓜有啥种植关键技术?

徐志红:美颜需要在设施内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其早熟、优质的优势,其他方面与别的小西瓜没有太大的区别,跟大西瓜相比,不需要太多的水肥,水肥相应要减到1/3左右,尤其是氮肥不能多。美颜采用立体吊蔓的方式种植,高产且果实漂亮美观。

·专家档案·

徐志红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设施西甜瓜课题组组长,河南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瓜菜》编委,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11个西甜瓜新品种权,参加制定农业行业标准3项。在《园艺学报》《中国瓜菜》《果树学报》等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著作12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