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国宏曹怡然文/图
“我摘的这盆红颜草莓,5斤装,都是15克以上的一级果,一盆能卖120元。村里合作社的60多个大棚,是从2022年12月23日开始采摘销售的,现在每天能产出二三百斤左右,一部分通过一拱农业公司卖到了西安、武汉等大城市,还有不少客户通过微信或者电话订购,春节前后将迎来草莓盛果期,合作社正在和村民对接以保证过年时的采摘用工。”1月11日,在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的50号草莓大棚里,记者和村民邹会彦一起,边摘草莓边聊着邹庄人这一年来的付出与收获,以及新一年的期盼与喜悦。
“去年儿子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我自己当选了南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我们村730人以每股1000元,入股了村里的掘井人农业合作社,经过大伙的精心管护,草莓品质和口感都很不错,等销售完大伙就能领到第一笔分红了!”邹会彦满怀期待地说道。
邹庄村是2011年从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的丹江口库区移民村,为了更好地支持邹庄发展,一年多来,淅川县实施“大邹庄”战略,邹庄村与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3个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流转土地1000多亩,整合利用移民后扶项目和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了375座大棚,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草莓、苕尖轮作种植,种苗、技术、销售等由公司统一负责。其中,310座租给一拱农业公司使用,65座由邹庄村民入股的掘井人农业合作社经营,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让村民有了地租、务工、分红三份收入。
说话间,村民王丰菊托着一盆鲜红的草莓,从大棚的另一头笑盈盈地朝门口走来,准备去称重包装(如图)。王丰菊告诉记者,除了摘草莓,她还负责浇水、放帘等,每天能拿到70元的工钱,而且家里每个人都在合作社入了股,草莓卖得好大家的分红才会多,所以摘果的时候格外小心,生怕磕着碰着。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和邹会彦他们几个村干部,从摘果开始就在园子里搭起帐篷,每天晚上轮流值班看护,白天还帮忙摘草莓、包装、送货,大伙干在一起,虽然辛苦但心里比这草莓还甜!
王丰菊把草莓送到大棚外称重时,邹玉新拿来一个可以手提的包装盒,对大伙说道:“都来看看这个礼盒咋样,这是3斤装的,厂家报价7块钱一个,有了礼盒方便顾客过节作为礼品赠送,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能拓宽销路。到时,还会印上咱邹庄的品牌和可追溯二维码,让更多人知道邹庄草莓。”
邹玉新告诉记者,今年草莓开始采摘后,邹庄及周边几个村每天在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有200多人。春天草莓罢园后又进入苕尖种植季,还有京都果园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加上藤编加工车间和养羊场,大家一年到头都在忙着挣钱,今年“大邹庄”的产业发展一定能让更多群众致富。
第一次种草莓的邹庄人,用辛勤劳作换来了丰收的喜悦,而这一年邹庄人的生活变化远不止这些。
1300亩的“大邹庄”智慧农田建成投用,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便可实现水肥药一体化智能操作,还能通过物联网自动监测虫情、苗情、墒情;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劳务公司、旅游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量身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邹庄的老百姓不只是腰包鼓了,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去年,邹庄村组建了红歌合唱队和广场舞队,每周二、周四定期组织学习排练,代表淅川县参加南阳市“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广场舞大赛获得了二等奖,驻村第一书记崔丽平还带领村民练起了八段锦健身,并作为唯一一支农民代表队参加南阳市首届八段锦锦标赛。
“为了‘大邹庄’示范区发展得更好,2022年县里在邹庄开展了草莓种植、电商销售、民宿经营、厨师、保洁等多项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500多人次。村民全丰霞、鲁亚楠等经过专业培训后,顺利上岗成为邹庄村的旅游讲解员。临近年关,我们村‘两委’正商量投入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联合村里的乡贤及在外成功人士一起成立教育基金,支持关爱邹庄少年儿童的学习成长。村里还与南阳航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相信今年邹庄的乡村游一定会像邹庄的草莓一样越来越红火!”展望邹庄的发展,崔丽平信心满满。
离开邹庄时,村部会议室里技术专家还在给村民进行草莓和苕尖的种植技术培训。文化广场的照片墙上,一张张邹庄村民的笑脸在阳光的映照下,更加灿烂温暖。相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邹庄人,定能所得皆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