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庄草莓甜移民心里暖购物节释放消费潜力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排查风险隐患 抓细抓实防范措施河南省金融支农典型案例公布河南省金融支农典型案例名单首个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林基地揭牌280余名老人喜领“新春大礼包”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1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14

“香菇之都香菇王”叶传林

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刘景华通讯员张海军

临近春节,地处秦巴山区伏牛山腹地的卢氏县,年味渐浓,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菇香。日前,记者走进卢氏,探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访有着“香菇之都香菇王”之称的河南信念集团董事长叶传林。

“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祖国大地‘三农’工作欣欣向荣。”叶传林话语中彰显着自信、谦逊,“我就是一个‘新农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人要大有作为,核心就是要用产业武装群众。”

秉承“把中国农业做成世界典范”信念的信念集团,是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2016年,伴随着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号角,叶传林带着企业来到卢氏。卢氏是河南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区县。脱贫攻坚初期,卢氏是国家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接近20%。六七年来,叶传林成立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先后投入8亿多元,在卢氏县发展香菇、生猪、蔬菜三大产业,尤其是着力发展香菇产业。

在林海兴华公司一楼大厅产业沙盘模型前,叶传林介绍了公司以菇兴农的做法:投资3亿多元,建成占地320余亩、年产5000万只菌棒,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食用菌菌棒厂;在全县10多个乡镇,建成30多个香菇生产基地,成立18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致富能手+农户”五位一体的模式,直接组织3500户菇农发展香菇生产,带动11.8万菇农发展香菇3.6亿棒。全县年产香菇36万吨,综合产值46亿元,产量占到全省的10%、全国的3%。林海兴华公司香菇产量,占到全省的1.5%、全国的近0.5%;菌棒出口韩国等亚洲、美洲国家,占韩国市场的60%以上。

“全县菇农人均增收2万元,这很了不起。”叶传林感慨地说。卢氏县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伏牛山香菇产业优势集群示范区,获评中国香菇优秀出口基地县;林海兴华公司生产的香菇,被评为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该公司也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

“荣誉是次要的。关键是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获得幸福感,提升精气神,信心满满、意气风发地奔向美好生活。”叶传林说。扎根卢氏深山,连续数年春节坚守生产一线的叶传林,用心用力用情,专注香菇产业发展。

“卢氏香菇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目前已在全国较有影响,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对于卢氏香菇产业发展,叶传林感触颇深,“一是得益于卢氏县政治生态清明,干部执政为民。二是发挥了卢氏地理条件、气候优势。三是通过延链扩链,做大香菇产业链,确立林海兴华公司为链主企业。”

奔走在卢氏大地,穿行于林海兴华公司的各个生产基地,犹如置身“香菇王国”。一个个菇农勤劳致富的身影,一张张脱贫增收的幸福笑脸,生动而感人。叶传林带领群众发展香菇,使成千上万人用香菇这个“金钥匙”打开了致富门。在林海兴华公司各个产业基地,因发展香菇产业受益的群众有3500多户1.2万人。

“用产业武装群众”是叶传林的思想、实践、情怀。产业发展是基础,群众主体是关键,用产业武装群众,所迸发的力量巨大、磅礴。如何用产业武装群众,叶传林做了生动演绎,给出了答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