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看“三农”听,代表通道上传来乡村振兴好声音漯河守正创新推动廉洁家风建设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1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15

听,代表通道上传来乡村振兴好声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月14日,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正式开启,8名省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围绕乡村振兴、绿色转型发展、传统文化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请听代表通道上传来的乡村振兴好声音!

□本报记者王侠

找准富民“金钥匙”

省人大代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达士营村农民查洪付认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振兴最关键。”

“南阳野生艾草资源丰富。当我了解到艾草浑身是宝,市场潜力很大后,便做了一个决定:创办艾草加工厂。”查洪付说,“我们创建的脱贫帮扶基地,吸纳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80多人,他们在基地务工年收入超过3万元。”

“现在我们成立了艾草协会,带动本村村民发展艾草加工企业17家,引导162户村民从事艾制品电商业务,让大家逐步实现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目前达士营村仅艾制品一项年销售额就突破2亿元,南阳艾草种植面积全国最大,艾制品生产销售全国第一。”查洪付说,“我们用好艾草产业这把‘金钥匙’,带领村民打开了‘幸福门’。”

乡村游富口袋

新时代,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怎样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

省人大代表、林州市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回答:发扬红旗渠精神,发展乡村旅游。7年前,庙荒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400多人的自然村仅剩80多名留守人员,守着红旗渠缺水,守着太行山缺资源。

“经过村‘两委’干部反复研究商讨,我们依托庙荒村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周边还有景区的地理优势,深挖旅游资源,大力培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我们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打造‘渠畔人家’特色民宿旅游村,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郁林英说。

“当年红旗渠是一寸一寸挖出来的,如今的乡村振兴,也要一件一件扎扎实实干出来。”郁林英说,近年来,红旗渠精神激励着庙荒人不断拼搏,干部群众一起绿化荒山、改造民宿,发展乡村游。村民用上了天然气、自来水,吃上了“旅游饭”,庙荒村从穷山村变

成了致富的“明星村”。

“聊”民生“议”实事

作为社区干部,如何通过基层民主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省人大代表、洛阳市涧西区郑州路街道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子军的秘诀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桩桩小事着手,把民主落到实处,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我们社区干部经常到群众聚集的地方说话聊天。有一次在小区凉亭里聊天,有群众提到‘大病医保报销完以后,社区能不能再给报销点儿’。当时我们已经集体出资为群众办理了新农合,再让社区报销医药费,能不能报?怎么报?但是,大家有这个愿望,我们就立即着手。经过测算,我们觉得社区各项支出压缩一点儿,这个事儿能办!”

“我们通过‘4+2’工作法,确定社区给居民的大病救助报销20%,同时也把新农合换成了城镇居民医保,这样一来,群众大病自掏腰包的比例就只剩20%左右。”刘子军说。

除了医疗,很多事情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这样聊出来的,群众也把经常聚到一起聊天的凉亭、长廊亲切地称之为“守心亭”“连心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