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仵树大通讯员张星李晶)3月7日傍晚,在漯河市郾城区沙北街道前周社区,三五成群的居民聚在一起,或聊天,或舞蹈,或嬉戏,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我们社区的文化广场修得好哩,有场地、有舞台、有健身器材,前段时间,区文化旅游局文艺轻骑兵送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到了我们社区,戏曲联唱、音乐快板,可热闹了!”63岁的社区居民周德龙乐呵呵地说。
沙北街道文化站站长王慧平说,前周社区的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后,已经举办过多种载体的百姓大联欢文化活动。
不仅仅前周社区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龙城镇孔沈邓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也有特色,孔沈邓村的水上文化大舞台坐落在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荷池中,特色的墙檐和壁画显得美观又大方,墙面中央“美丽乡村百姓舞台”8个字配上两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韵味十足。
“把文化大舞台建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文化惠民工程打通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郾城区文化旅游局局长李小青说,文化大舞台的设计结合了本地区文化特色,在地点选址上充分调研论证,在建设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劳逸结合,需要有“舞台”,乐在其中,也得有“阵地”。目前,该区已建成文化广场(大舞台)31个。
“只有让农民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才能维持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才能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村文化才会在农村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郾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高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