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广军通讯员张瑞敏王金霞)“镇政府安排我爱人在村扶贫车间工作,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元,我出去打零工,钱也不少挣,一家人生活条件比以前强太多了。”3月6日,在长葛市董村镇李河口村,脱贫户魏水灿说起这些年家里的变化,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董村镇主动与上级部门和用工单位对接,广泛发布招聘信息,搭建企业服务用工平台,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打好稳岗就业“组合拳”,实现应就业尽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董村镇党委书记田清军告诉记者,春节刚过,董村镇就开始对返乡的脱贫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排查,对有劳动力的家庭进行摸底,了解节后返岗就业情况,摸清劳动力底数,因户因人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
针对没有就业岗位的人员,董村镇将长葛市人社局发布的就业招聘信息,通过帮扶责任人转发到分包户,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用工单位的用工要求。其间,共组织19人参加长葛市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招聘会,与招聘单位面对面了解用工情况,参加网络直播招聘,线上了解企业实地工作环境,让农户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
董村镇通过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帮扶责任人及村干部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了解群众需求,及时与培训机构对接,培训电工焊工等各类技术人员42名,提升了专业技能,增加了收入。
对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就业后仍不符合企业用工要求的人员,以公益性岗位的形式安置就业。今年以来,通过安排新增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基本实现全镇所有具备劳动能力脱贫家庭和监测家庭全部有务工就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