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固始县青龙舞进校传统体育现新韵民间艺术节民俗盛宴送进村非遗展演 传统文化乐群众图片新闻加快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大别山下的守护与传承校长变大厨 小食堂留住农村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7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10

加快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接第一版)

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采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护,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改造提升280万亩,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等粮食生产核心区集中连片建设4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优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为重点的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粮油肉蛋奶果蔬菌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稳价,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

用好科技这一利器。聚焦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全力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等六大行动,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建设,争创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齐农机短板,支持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强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聚焦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记者:省委一号文件指出,要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我省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有哪些考虑?

孙巍峰: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要琢磨透“土”“特”“产”3个字,依托地方农业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业做强做大。开展万亿级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冷链食品、休闲食品、休闲功能食品等加快升级,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加大粮油品牌培育力度,打造河南粮油公共品牌,加快推进酒业、奶业和中医药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批发零售、医疗保健、文化演出、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冷链物流网络向乡村下沉,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布局建设一批城郊大仓基地,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销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推动农业农村与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旅游、气象等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康养基地建设,支持发展乡村旅居目的地和露营地,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以“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巩固脱贫成果,守牢底线助农增收

记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我省如何守牢底线,增加农民收入?

孙巍峰: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要求压紧压实各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

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更加注重扶志扶智,在支持产业就业方面,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短板,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切实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农民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积极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打造“一县一业”“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将地方特色小品种发展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培育一批“大而优”的大宗农产品品牌,创建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着力打造“豫农优品”整体品牌,提高农业经营综合效益,促进农民经营增收。积极挖掘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价值,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户利用闲置农房、庭院等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提高资源资产利用收益,促进农民财产增收。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持续深化省际劳务协作机制,推动农民工赴外省务工就业,促进农民转移增收。

着眼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记者: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哪些重点?

孙巍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组织开展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任务,创建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2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争创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50个,带动全省持续提高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示范创建参与度,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围绕垃圾、污水、改厕、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分门别类建立长效机制,整村推进实施户厕改造30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9%,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支持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持续开展深化“五星”支部创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扎实推进“三零”单位(村、社区)平安创建,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抓手,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建立群众监督评价机制,持续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保护和传承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全面推进易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养文明新风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