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产业园集生产、物流、仓储、商贸于一体,投入使用后,父老乡亲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村子里不少‘90’后借助‘互联网+’销售模式,成功转型为电商从业者。”4月12日,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党支部书记王连峰向前来走访的县纪检监察干部介绍说,目前,水泉汪村有256家网店,其中5家网店年销售额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2家网店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还有25家网店年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
近年来,西平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资金政策落实,主动靠前监督,激发电商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凝聚“室组地”监督合力,不打招呼,直奔一线,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紧盯专项发展资金拨付管理、部门项目资源政策整合、互通信息共享等关键环节,重点围绕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履职尽责、工作推进、纪律作风以及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电商直播人才不足、物流成本高、跨境电商产业链不完善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制发交办函、提醒函等方式,逐一向职能部门交办落实。
该县纪委监委以明察暗访、“体验式”监督等方式,下沉一线,贴身监督,严防各种腐败问题。督促驻在部门进一步探索“电商+农业”多种模式,带动相关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扩大电商技能培训规模,帮助更多商户开设网店;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吸引更多企业进驻产业园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百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目前,西平县通过进一步深化O2O模式,借助电商直播销售平台,把销售渔网渔具变成了致富产业,并且培育了本土品牌53个,主销产品达121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渔网渔具电商产业链。
(本报记者黄华通讯员郭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