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怡然通讯员刘禾/文王天定陈思远/图
绘在石头上的松鼠、孔雀、熊猫栩栩如生,山坡上种植的果树、中药材生机勃勃,融入传统文化的墙绘格外抢眼……4月12日,记者走在有着“石韵刘庄”之称的西峡县回车镇陡沟村刘庄组,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从陈旧破落的小山村到游人如织的“网红村组”,刘庄组仿佛在突然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这一切,要从刘庄组组长孙根法说起。
孙根法是退休工人,今年62岁,党龄25年。
头戴一顶粗布帽子,身着深蓝色工装,脸上“沟壑纵横”,手上长满老茧……这是孙根法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当时,他正趴在地上搭鸡笼。就是这样一个老头,干出了带领群众让村组改头换面的大事。
2022年年初,西峡县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如火如荼。陡沟村邻近灌河,有着丰富的石头资源,村“两委”决定立足这一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石头特色村,刘庄组作为试验田先走一步。
陡沟村“两委”的这个决定,让孙根法久久不能平静。“村组里没产业,年轻人都在外边打工,只有一些老人在家守着几分薄田度日。”孙根法说,他憋足了劲儿,要让家乡大变样。
孙根法说干就干。
还没出正月,在没有一分钱、没有一个人的情况下,孙根法骑着家里的电动三轮车,拉着妻子来到灌河边,老两口顶着寒风开始在河滩上忙碌。
“就想着,先捡了些圆的、大小适中的石头,把村道旁的土坡给治理了。”孙根法回忆道。
其实,老两口都有基础病,孙根法还有尘肺病,每年都得住院治疗,根本干不了重活。“只能慢慢来,一次少捡点,多捡几次。”孙根法说。
“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老两口要干啥。”村民刘付山说,“后来才知道,看到老两口顶着严寒垒石墙,问了才知道村组里的决定。”
问及为啥不早点动员群众帮忙,孙根法却有自己的理儿:带头是无声的号召,是最有力的动员。
孙根法说得在理。当一面不长的石墙出现在村组里时,参加劳动的村民已经有10多个了。
刘庄组的行动在回车镇引起强烈反响,回车镇整合项目资金110万元准备打造“石韵刘庄”。建设项目需要征地拆迁、集资筹款,这对于孙根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咱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耽误开发大局。”动员会上,孙根法的话掷地有声。村组长一年工资360元,可要是干这个村组长,就得把公事放在第一位,用公心换民心。
征地拆迁,孙根法把“第一仗”放在了自家,7个香菇大棚他拆得“毫不心疼”。“有了孙根法带头,刘庄组建设游园所征土地,全部实现了零补偿。”陡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宝玉说。
集资筹款,孙根法“命令”自己的孙子孙启,“你在县城没房子,老家建好了比在县城买房都好,你带头!”只用了20分钟,14户人家筹集了5.2万元。
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带动的是一股精气神。当“石韵刘庄”项目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时,孙根法因病情不能再拖来到郑州看病。可是,项目建设的进度没有落下,因为村里有了一批像他一样的人。
干群同心,才有了刘庄组的日新月异。
“石韵刘庄”项目建设至今,工程建设所用的石料都是群众从河道是挑选、运送的,拉沙、和泥、垒堰等,都是群众无偿提供劳动的。
问及当组长二十多年最自豪的事是什么,孙根法说,一是这些年一分一厘的个人开支都没有,二是能带着乡亲们把家乡建设好。
如今,在刘庄组,由石头、绿植、雕塑建成的微景观到处可见,采摘基地、药材基地正在有序建设,村组里有了公共厕所、健身广场,“石韵刘庄”也已成为西峡县“稻田村-垱子岭村-陡沟村-黄湾村环形农旅融合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享受到了土地红利,村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刘庄组用石头堆砌的画墙和花盆